专心听讲的英文熟练掌握知识

展开全文高效的思想者、创新性人才之所以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所研究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有透彻的理解,达到了精熟的水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相关领域的核心知识实现了长时记忆,在研究者的脑海中形成了深刻的“印记”
展开全文高效的思想者、创新性人才之所以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所研究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有透彻的理解,达到了精熟的水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相关领域的核心知识实现了长时记忆,在研究者的脑海中形成了深刻的“印记”,对促进他们的研究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要想在某一学科的学习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有对学科深刻的理解,就必须熟练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技能和思想方法。那么,怎样才能熟练掌握学科的这些基础知识呢?脑科学向我们详细描述了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学基础。在大脑中,神经元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每个神经元都和几千个其他神经元之间连接。外界传递而来的信息被神经元接收之后,会通过放电传递给邻近的神经元,通过这个过程,信号沿着复杂的、贯穿大脑的神经元通路,从一个神经元传至下一个神经元,从而产生我们所有的想法和行为活动。如果成群的神经元同时活跃地产生信号,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会得到加强从而构成记忆痕迹或者印记的创建。大脑神经元的工作机理告诉我们,如下几种策略,对熟练掌握知识是大有裨益的。一是复习巩固。也即围绕学科的核心知识进行反复的、刻意的训练。就像坚持训练塑造肌肉一样,通过反复训练来增强记忆,也是大家常采取的策略。为什么这样的策略是有效的呢?从神经元传递信息的角度看,神经元如果经常通过大致相同的回路传送信息,意味着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被使用的次数就多,这些连接就会越牢固,使得记忆存储的时间就越长,也越容易被提取。刻意的反复练习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在大脑中创造出更多精细的记忆轨迹,而精细化本身就是一种能使信息更加难以忘记的有效方法。刻意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长时记忆,髓磷脂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髓磷脂是生长在神经元周围的一层脂肪组织,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可保持神经元的干净和正常运转。神经元周围的髓磷脂越多,相应的大脑回路就能更轻松地有效运转,你在与此对应的领域的技能就会越强。刻意训练就是反复利用相同的大脑回路,这样的举措能够促进髓磷脂对神经元周围的包裹,从而有效地固化这种技能。二是艺术整合。那些觉得自身不具备艺术特质、没有艺术专长也没有接受过各种形式的艺术训练的教师们不必担心,艺术整合不是艺术教育工作者才能完成的事情,所有的教师通过提升自己的艺术思维和工作习惯,都可以做好这件事。学生在学习学科的核心知识时,如果明了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和世界中的意义或者具体应用,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而艺术就有这样的特点,它可以帮助学生以多种方式详细阐明所学习的知识并将之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最常见的艺术整合方式包括:角色扮演或者即兴表演。在人文类的学科中这种方式经常被老师所使用,一些理科老师也在积极尝试。通过主动的表演来学习之所有能够帮助记忆,并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因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看和听,在表演的过程中,各种肢体和感官共同协作,身体和心理的加工过程能够把目标和内容强化到长时记忆之中。而且表演的过程非常有趣,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活动自然记忆深刻。带着情感发声。比如说歌唱、朗诵、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然的方式来创造性地、精细地说出所要表达的关键内容。默读一段文字是通过大脑的感觉语言区加以处理的,而发声则涉及到运动语言区的工作。大脑的不同区域同时来加工所学习的信息,有利于学习信息的增强和知识的记忆。图画。通过观察一幅画或者创作一幅画来学习,其效果要比单独呈现言语。其背后的原因是,图片是通过视觉和语言的心理过程得以编码的,而文字或词汇的编码却只需要语言加工。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看到一个人,觉得面熟,但就是想不起来的他的名字,原因就在于此。三是知识组块。即在信息量较大的情况下,将相关内容信息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分组,它们会比无结构的信息更容易被记忆和提取。对此,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本专栏之中,这里不再赘述。四是寻求意义。如果有人说“我很饿,因为杆子坏了。”你可能会纠结一会儿,要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不太容易。但若事先告知这是一个渔夫,你就很容易理解了。人在耗费特别的努力来理解所学信息时,会带来对信息更多的加工和更加深刻的记忆。因此,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寻求意义是固化记忆的重要策略,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26W5Ng8w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