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发自驾从甘南到青海青海、甘南自驾之旅D12-2从扎尕那到临夏——返程途中的风景

【原创】文/摄影:孙成岗 参观完扎尕那,复又钻进了灰土飞扬的山路,照例是很低的能见度。途中还有几片较大的沟坎,必须十分小心,否则一旦车辆底盘搁浅,麻烦就大了。 回到主路时,几乎所有的汽车都是一身“征尘”,不管车身以前是什么颜色,现在一律都笼
原标题:青海、甘南自驾之旅D12-2从扎尕那到临夏——返程途中的风景【原创】文/摄影:孙成岗参观完扎尕那,复又钻进了灰土飞扬的山路,照例是很低的能见度。途中还有几片较大的沟坎,必须十分小心,否则一旦车辆底盘搁浅,麻烦就大了。回到主路时,几乎所有的汽车都是一身“征尘”,不管车身以前是什么颜色,现在一律都笼罩着一层灰白。在主干公路上,只要看一下车身上尘土的厚度,就知道这辆车是不是从扎尕那出来的。看来要想领略到人间仙境的美景,还要经得起崎岖道路上漫天尘土的考验。途中一个小镇上有一个简易洗车店,在这里用高压水枪把车上厚厚的泥层冲洗掉,总算是去掉了参观扎尕那的特有标志。老板不在,一切都是自助,只是冲洗过后,自觉在挂在门口的小箱子内放十元钱就可以了。扎尕那是甘南之旅的最后一站,从扎尕那出来,就踏上返程的旅途了。我们计划从天水返回,沿途顺便再看几个景点。因为道路不好,当晚赶到天水恐有难度,所以决定沿途找个县城休息一晚。从扎尕那到天水,共有3个方案,第一方案经迭部、陇南至天水,这条路线大约490公里(其中高速约为220公里),导航预估需要9个多小时;第二方案经临潭、潭县、陇西至天水,全程470多公里,预估时间12小时12分;第三方案经临夏、渭源至天水,大约690公里(其中高速约为320多公里),预估时间为10小时35分。由于我们离开扎尕那时已经临近中午,所以无论哪个方案,当晚赶到天水皆无可能。第二方案虽然路程最短,但全程山路,用时最长,说明路况不好,可以不用考虑。第三方案虽然距离远了许多,但用时只比第一方案多出1个半小时。在这条路线中,迭部至合作段,我们走过,路况比较熟悉,途中只有三处塌方,只要通过塌方路段,后面的路就好走了。如果在天黑之前无法通过塌方路段,则可在合作投宿,如果顺利,就往前赶,夜宿临夏。这几天总有塌方导致道路中断的消息,一旦碰到堵塞,不知何时才能疏通,所以对第一方案的路况心中没底。经过再三思量,最终还是选择了路程最远、用时最长、但路况相对熟悉的第三方案。这天恰逢晴天,天空湛蓝,白云悠悠。虽然这些天看惯了蓝天白云,开始出现了审美疲劳,但完全放晴之后的甘南天空,还是让人甘之如饴。天空极其纯净,白云极富质感,草色极为清新。尤其是那些云朵,位置极低,似乎不是飘在空中,而是长在地上,只是它们中的一些根茎断裂,才缓缓升到低空。内地常用天高云淡来形容天气的晴好,但在青藏高原就不适用了,这里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所以天很低,云亦很低。途中的塌方路段还在施工,依旧是定时单向放行。虽然停车等了一会,但等待时间不算太长,每个施工地段大致在3、40分钟便可通过。过了塌方路段,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看来晚上赶到临夏是没有问题的,于是,在汽车通过村镇的时候赶紧通过网络在临夏订房。一旦错过了村镇,到了无人居住的草原,虽然风景怡人,但由于没有4G信号,是根本上不了网的。导航的位置设定也需要网络。在青海、甘南旅行,导航一旦设定了目的地,就不要轻易退出,在荒郊野外,失去了4G信号,即使输入地名也是无法规划行程的。途经海拔3587米的分水岭时,道路再次发生堵塞,据说前方发生了交通事故,一辆大货的司机疲劳驾驶,误打方向,车体失控横在公路上,导致后面直行的一辆小车撞了上去。在等待疏通的过程中,与一位喇嘛闲聊,他告诉我通往陇南的道路其实非常好走,我的行程绕路了。他汉语很好,而且健谈,所以打算顺便向他请教一些藏传佛教的知识,然而一旦涉及到藏传佛教中的专有名词,他说出来的都是藏语,我还是不甚了然,最终只好作罢。晚上7点多,到达临夏。这里海拔1800多米,气温比高原上高了许多,在旅馆的停车场,看到大家都穿着短袖,方感到还穿着外套的我们与周围的氛围格格不入。临夏与新疆的昌吉是我国的两大回族自治州。这里的手抓羊肉非常有名,白天为了赶路,午饭也没有好好吃,这时肚子也饿了,所以准备吃一顿像样的晚饭。旅馆前台给我们推荐了河州饭店附近的东乡二洒手抓城,说那里离旅馆不远,味道鲜美,而且不贵。去了之后,果然不错。所以要想吃到正宗的风味,还真得有当地人的推荐。东乡位于临夏的大山之中,那里的羊吃红碱草长大,羊肉几乎没有膻味,肉质滑嫩,柔软且富有弹性,非常适合“手抓”的吃法。上桌的手抓羊肉似乎就是用白水煮成,已有咸淡,所以不用任何调料。饭店用过去的传统玻璃杯沏上绿茶,这多少让人有些怀旧的感觉。茶叶本身并非上等,单喝并无香气,但吃上一口羊肉,再喝上一口茶水,却倍感香气醇厚。临夏的羊肉,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当地有“说起手抓,想起临夏”、“不吃手抓,枉来临夏”的说法。吃饱喝足,开始前往八坊十三巷,这是临夏的民族风情古街区。因为离得不远,只隔两个街区,所以决定步行前往,只当是散步消食了。临夏古称河州,河州城内的回民又称“八坊人”,所以“八坊”和“河州”就成了临夏的代称。临夏是中国西北回教的圣地,过去,西北回教中主要的宗教、军事和政治人物,也大多出于临夏。回族人到了临夏,会油然升起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因为这里是他们的老家,也是他们人口与财富的集散地。因为这个缘故,这座并不很大的城池中拥有8座清真寺。唐朝以后,渐渐形成了以8座清真寺为中心的8个教坊和13条街巷,这便是“八坊十三巷”名称的由来。现在的八坊十三巷就是临夏的老城区。在4、5年前,这里还破破烂烂,房屋年久失修,院落狭窄拥挤,低矮潮湿。2015年,当地政府斥巨资,对老城区进行了修旧如旧的改造,最大限度地恢复古城的原貌,把它打造成了4A级景区,现在它俨然已成为临夏市的一张城市名片。我们沿大旮巷往里走。小巷两侧的仿古建筑鳞次栉[zhì]比,井然有序。小巷纵横交错,曲径通幽。虽说是4A级景区,但由于刚刚落成,名气还不是很大,不为外人所知,所以外地游人不多。徜徉在各条街巷之间的大多是本地居民,妇女们几乎都是民族服装,给小巷增添了浓浓的伊斯兰风情。古街巷的建筑颇有特色,墙上的装饰别具风情。随处可见的砖雕、木刻和彩绘,使街巷显得更为古朴典雅。一些雕塑也很有创意,它们在小巷的某个角落常常不经意出现在人们的眼前,非常逼真地讲述着老街居民们的过往……出了八坊十三巷,漫步在临夏的夜色中,经过一座大桥,桥下水流湍[tuān]急,自西南流向东北,这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据说这一带是大禹治水时的活动范围,至今临夏还有一个叫做禹王村的地方。因大禹创立了夏朝,所以这条河流也就叫做大夏河了。作为河州老城的八坊十三巷就在大夏水的北岸,我忽然顿悟,原来临夏乃因水得名,临夏者,濒临夏河之城池也!【待续】【原创】文/摄影:孙成岗【相关阅读】【上一篇】青海、甘南自驾之旅D12-1扎尕那——跌落人间的避世仙境https://www.sohu.com/a/257666465_537447【下一篇】青海、甘南自驾之旅D13麦积山石窟——东方泥塑艺术的殿堂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Y8Pgd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