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壁有个“洞”,逸仙团队为古稀老人重建生命“要道”!_麦先生_手术_空肠

" “感谢你们啊,我现在能正常进食较软的食物,你们的一台手术大大改善了我的生活质量!”2023年2月10日,一名纵膈脂肪瘤切除、胃造瘘男性患者麦先生(化名)对我院胃肠外科的随访人员连声道谢,表达了对术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逸仙医护人员的精湛技

"

“感谢你们啊,我现在能正常进食较软的食物,你们的一台手术大大改善了我的生活质量!”2023年2月10日,一名纵膈脂肪瘤切除、胃造瘘男性患者麦先生(化名)对我院胃肠外科的随访人员连声道谢,表达了对术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逸仙医护人员的精湛技术、热情服务的感激之情。

据悉,我院胃肠外科、胸外科、口腔科强强“联手”,在3个月前为麦先生成功实施了空肠代食管手术,创新性地在胸骨后重建通道,通过截取“双血供带蒂空肠”并牵拉延伸至颈部,帮助麦先生重新获得吞咽食物的功能。术后的麦先生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

"

逸仙专家团队为麦先生进行手术

一年内经历三次手术

医护为七旬老人安装“第二张嘴”

麦先生今年70岁,10年前曾因纵膈脂肪瘤于上海某专科医院进行纵膈脂肪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8年里一直无特殊不适。2年前因为纵隔脂肪肉瘤复发再次到上海某专科医院进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后因胸腔大出血二次手术止血,术中意外损伤食管,不得不行颈部食管病损切除手术。

天不遂人愿,食管吻合口因各种缘故恢复不理想,术后出现吻合口瘘,与胸壁形成“窦道”,口腔、消化道的液体或食物残渣等通过“窦道”流入胸壁,不但容易发生感染,还会加重营养流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医院随即为其进行第三次手术——胃造瘘手术,即在胃壁上人为开口,将营养液从该开口注入胃中,从而保证肠内营养供应,从而保证生命基本需要的肠内营养。术后胸部食管造口,需要放置造口袋,每天通过腹部胃造瘘管注入食物和粥水来维持生命。

此后,麦先生不能如常人一般经口进食,而是打开胃造瘘倒入配置好的营养液,一日三餐,反复如此。不久,食管胸壁瘘口开始渗液,需每天换药。尽管精心护理,麦先生瘘口周围的皮肤仍然出现糜烂,每一次换药时分离纱布及粘连的皮肤都伴随剧疼。

如何搭建合适通道?

逸仙多学科专家团队集思广益!

2022年12月,不堪受此折磨的麦先生慕名来到我院胃肠外科求诊。韩方海教授接诊后,立即为其完善检查,CT结果提示:一是原后纵隔肿块已切除,术区见不规则病灶,考虑肿瘤复发可能;二是食管部分切除后,形成食管吻合口瘘,胃体部造瘘术后改变。

麦先生的情况让韩方海教授陷入了思考:关于不规则病灶,麦先生已进行两次纵膈术,不排除术后渗出、软组织形成等对CT造成一定干扰。即使是纵膈肿瘤复发,目前也难以将其完整切除,可考虑暂不处理。关于吻合口瘘,则可通过“截断病变食管两端,利用一段带血管蒂小肠替补中空位置从而重建消化道”来解决,这需要口腔科的血管缝合、胸外科的分离和胃肠外科的空肠带蒂截断。充分考虑后,韩方海教授立即联系口腔科、胸外科教授等为麦先生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制定最优治疗方案。

摆在专家面前的一个难题是——食管断端处于较高位置且纵膈经过两次手术后结构紊乱,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通道呢?经过反复讨论与充分的术前评估,专家们一致认为可建立胸骨后通道,如此还能保证双血管供应,顺利重建消化道后能充分保证空肠段的供血与回流,避免缺血导致的肠缺血坏死或吻合口漏等。

麦先生的手术图示

重建生命 “要道”

逸仙团队成功实施空肠代食管手术!

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保证营养支持的前提下,逸仙多学科团队共同为麦先生进行了“食管造瘘口清创、切除+胃造瘘切除+食管空肠吻合+胃空肠吻合+空肠空肠吻合+血管吻合(甲状腺上动脉于空肠边缘动脉吻合,颈外静脉与空肠边缘静脉吻合)”手术。术中,胸外科陈炬教授团队负责打通胸骨后通道;胃肠外科韩方海教授团队则负责截断并将游离带血管蒂的约25cm空肠经胸骨后通道上提与近端食管的残端吻合;口腔科黄志权教授团队则负责将空肠边缘动静脉与甲状腺动静脉完成吻合,充分保证了吻合口的血液供应。

黄志权教授(左)、陈炬教授(中)、韩方海教授(右)合影

历经近3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麦先生被送入ICU,经过ICU专家团队的精心护理,两天后就顺利转出至胃肠外科普通病房。次日,麦先生在胃肠外科的医护团队悉心照料下就能下地行走;术后6天,麦先生的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提示重建的消化道排空良好,没有出现吻合口漏等问题;术后9天,麦先生顺利出院,现已能经口正常进食,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术后复查提示,为麦先生重建的生命“通道”通畅

专家简介

韩方海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胃肠外科主任,在广东省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学会并发症委员会、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结直肠外科分会等学会任主委。在中国性学会结直肠外科保功能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学会腹腔镜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学会亚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师协会MDT专业委员会等任副主委。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基金2项,广州市重大科研基金和广东省自然基金等。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收录20余篇,主编和主译《直肠癌保肛手术》,《腹腔镜胃癌培训手册》等专著8部。临床工作三十多年,可处理胃肠外科疑难复杂手术,擅长达芬奇机械人和腹腔镜的胃肠结肿瘤微创手术,尤其结肠癌 CME+D3手术和直肠癌保肛、保留排尿、性神经手术;胃癌系统性系膜切除+D2根治手术和扩大根治手术,胃食管交界部位癌的外科治疗,复杂疝的外科治疗,减重和代谢外科等;晚期肿瘤MDT转化治疗和精准医学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等。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美不胜收!私藏的逸仙建筑“宝藏”角度,我想和你一起“打卡”

党建引领聚合力,医疗帮扶谱新章——我院泌尿外科教职工党支部推广“党建+医疗帮扶”新模式

责编:黄睿、张阳

初审:林伟吟

审核:欧阳霞

审核发布:古小红

好看的话,不妨点击分享给好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ZkJK6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