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明观点|李公明:艺术世界,并不是孤立的世界……

原文 :《艺术世界并不是孤立的世界》 作者 | 李公明 在面对真实的经验世界的时候,需要艺术家有真诚和敏锐的思想品质,所有的艺术修辞都是为了表达而不是遮蔽这种经验。在任何当代社会中,从种种敏感、危险的经验出发,很难不涉及“政治”。我们未
原标题:观点|李公明:艺术世界,并不是孤立的世界……原文:《艺术世界并不是孤立的世界》作者|李公明在面对真实的经验世界的时候,需要艺术家有真诚和敏锐的思想品质,所有的艺术修辞都是为了表达而不是遮蔽这种经验。在任何当代社会中,从种种敏感、危险的经验出发,很难不涉及“政治”。我们未必要像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那样坚持政治角度是“一切阅读与批评的绝对视阈”,但是应该承认他的阐释(“事实上,一切事物‘最终’都是政治性的”)有其合理性,无论如何我们还是无法把政治经验在我们的现实经验中切割出去。汉斯·哈克说得更为直截了当:“其实艺术机构是具有政治性的地方。也可以说这是战场,社会上各种思潮在这里相遇。与人们想象的相反,艺术世界并不是孤立的世界。那里发生的事表达了整个社会,并且引起反响。”在今天,当代艺术的发展也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世界,它必须在表达个人的同时也表达社会,除了激起自己内心的反响之外还应该激起社会的反响。在当代艺术的历史叙事中,既有简单化的标签式作品,也有似乎是凭着直觉而力图还原历史情境的可贵尝试。巴特菲尔德强调的是对具体历史细节、偶然性和情境网络的重视:“历史学家关心的是具体,他只在一个由事实、人物和种种偶然组成的世界中才会如鱼得水。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由时间和情境的作用而织成的网络。组成他故事素材的,正是种种偶然、种种联系以及各种事件奇妙的并存。他所有的技艺都要用于重新捕捉一个瞬间,抓住个别和特殊,确定一个偶然变故。……历史学家在本质上是观察者,他在观察活动的场景。”这个角度来看,王璜生作品中的那些在铁丝网上飘荡的纱布、摇晃的铃铛以及在墙上变幻的来自铁丝网的光影,无不来源于他在本质上是一个像历史学家那样的观察者和捕捉者,那些铁丝网、纱布、沙发无一不是来自历史的细节和情境网络,无一不在宣示着一种以生命意志为中心的历史叙事,隐喻着对固化的残暴与恐惧的挑战。王璜生与自己的作品(图源:凤凰艺术)把当代艺术与政治联系起来的内在实质其实是两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那就是“自由”。汉娜·阿伦特这样回答“政治的意义为何?”“答案:政治的意义是自由。”在这里首先要弄明白的是,阿伦特深刻地区分了政治上的目的、目标和意义,认为意义不同于目的,就在于意义包含在事物之内,就如一项活动的意义在活动进行的时候就能存在。由此而思考当代艺术与自由的关系,更可以说当代艺术的意义就是自由,而且应该强调当代艺术给予人们的最重要承诺就是自由。福柯、德勒兹、鲍德里亚、罗兰·巴特、德里达等后现代思想家在思想与学术层面掀起的颠覆性巨浪与当代艺术的发展有着更为内在的密切联系。约瑟夫·纳托利在《后现代性导论》中指出:“是的,的确存在着一场后现代的政治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要做的最诚实的事情是释放思想,一种有效的政治需要建立在主观自由和文化自由客观性操作的基本原则之上。”这或许可以把后现代与现代主义在政治性场域中连结起来。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15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官网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lQawP3.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