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基友头像郑板桥是个基友,男女通吃,卖画的钱多用来包养男宠,却为官清廉

同性恋自古就有,尤其以汉朝皇帝居多,像“龙阳之癖”、“断袖之癖”都是汉朝皇帝留下来的同性恋证据。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也是个同性恋,也是男女通吃,对于这一点他丝毫不加掩饰,他在《板桥自叙》中说“余好色,尤喜余桃口齿,椒
原标题:郑板桥是个基友,男女通吃,卖画的钱多用来包养男宠,却为官清廉同性恋自古就有,尤其以汉朝皇帝居多,像“龙阳之癖”、“断袖之癖”都是汉朝皇帝留下来的同性恋证据。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也是个同性恋,也是男女通吃,对于这一点他丝毫不加掩饰,他在《板桥自叙》中说“余好色,尤喜余桃口齿,椒风弄儿之戏”。其中的“余桃”、“椒风弄儿”就是指狎玩男童。他与另一位清代著名词人袁枚好朋友,也是好同志,袁枚也是男女通吃。郑板桥前半生都是很落魄的,他42岁才考中进士,名列二甲第八十八名,被授予山东范县县令,后来转调维坊县令。他在任上时勤政爱民,克勤克俭,经常下乡调研民情,身边就只带一个随从,“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就是他为官的写照。此时,他的书画名气已经很大了,许多达官贵人都向他要书画。他在61岁那年,因为得罪了上司,最后干脆辞了官,去扬州开始卖画为生。他卖画得来的润笔费,除了补贴家用之外,大部分被他用来包养男妓了,“然自筹老且丑,此辈利吾金币来耳。有一言乾与外政,即叱去之,未尝为所迷惑”。意思是说他自己知道自己年老且丑,那些男妓同他来往主要是看中他的钱。如果这些男妓干涉政事,就会被他喝斥出去,他从来没有为男妓所迷惑。郑板桥娶了三个老婆,还有多个男性伴侣。他有个叫五凤的娈童死了后,他很是伤感,过了多年,他看到一个衙役很像五凤,顿时黯然神伤,于是写了这首《县中小皂隶有似故仆五凤者每见之黯然》的诗,其中有“口辅依然性亦温,蹉跎吮笔墨花痕。可怜三载浑无梦,今日舆前远返魂”,“乍见心惊意更亲,高飞远鹤未依人。楚王幽梦年年断,错把衣冠认旧臣”的句子。郑板桥作为同性恋,每次都不忍观看男人“杖刑”。他在山东潍县任县令时,有一次,一个美貌少年因为嗜赌犯律,被当众被施以杖责,郑板桥见少年屁股被打得稀烂,竟然心疼得忍不住落下泪来。后来,71岁的他在清明日红桥诗会上与48岁的袁枚相遇,二人乘兴唱酬,聊得很高兴。郑板桥说:“若有机会参与朝廷立法,我定要做一件事!”“什么事?”袁枚好奇地问。郑板桥叹道:“今日之衙门,动辄板子伺候,那板子偏又打在桃臀之上。若是姣好少年,几家伙下去,岂不将美色全糟蹋了?”,“我要是有那个权力,一定要将律例中的笞臀为笞背,这才不辜负了上天生就的龙阳好色。”袁枚一听,立即产生“与我心有戚戚焉”的认同感,两个老基友拊掌长叹,引为知己。此后袁枚多次对朋友引述郑板桥之志,“郑大(郑板桥)有此意,惜断不能办到,然其所以爱护金臀者,则真实获我心矣!”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gDWjd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