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虾1只值多少钱为什么齐白石只可能诞生在20世纪?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齐白石:真有天然之趣」 1919年可以说是齐白石一生最艰难的一年。57岁的他为了躲避战乱离开湖南老家湘潭定居北京,他的画在北京不受欢迎,屡次搬家。借住在法源寺的齐白石正和门人张伯任闲聊时,忽然看到地砖上有个石浆印子,白
原标题:为什么齐白石只可能诞生在20世纪?点击图片,一键下单「齐白石:真有天然之趣」1919年可以说是齐白石一生最艰难的一年。57岁的他为了躲避战乱离开湖南老家湘潭定居北京,他的画在北京不受欢迎,屡次搬家。借住在法源寺的齐白石正和门人张伯任闲聊时,忽然看到地砖上有个石浆印子,白白的,很像一只小鸟,于是立马随手拿来一张纸,趴在地上将这只“小鸟”勾画了下来。小鸟的翅膀上写着:“真有天然之趣”。《真有天然之趣》那时的齐白石还是个清末的乡下人,还没有成为“齐白石”。他此后还将经历民国、军阀割据、抗战、内战,直至新中国成立,出身和时局让他早年贫穷,中晚年动荡。本刊记者踏访了齐白石的湘潭老家杏子坞星斗塘。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齐白石一直生活在星斗塘老屋方圆不足十公里的地方,追求着他“白头一饱自经营”的农民理想。不难想见,那里的乡土、人情、文化是如何深刻塑造了后来那个广为人知的齐白石。齐白石位于白石镇杏花村星斗塘的老屋,他在这里一直生活到38岁,才搬到5里外的梅公祠(黄宇摄)画家陈丹青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齐白石又是幸运的,在从湖南湘潭来到北京前,他是传统乡村结构瓦解前的最后一代人,受益于赏识他的晚清名士王闿运以及层层乡绅、地主。民国时期,西方思潮进入中国,陈师曾、林风眠、徐悲鸿等留洋知识分子一眼认出他的好,并帮助促成了他从民间画家到艺术大家的转变。1948年,在工作室认真作画的齐白石回看齐白石的创作和人生,他虽然“草间偷活”在风起云涌之外,其实仍是时代大势下一个难以复制的文化孤例。他和北京各阶层名士的交往以及他所受到的襄助,与20世纪初新旧时代交替之时,中国文人体系的自我调整和重新结构大有关系。《草间偷活》他也曾很努力地想向文人系统靠近。1910年代他学金农和八大,二人都有着很超逸的文人气质。他说自己“诗第一”,背后也是文人画家诗、书、画、印的传统知识价值排序。但是到“衰年变法”,在陈师曾的点拨下,齐白石风格发生转变,表现更多自己的东西,不再刻意摆脱民间性。陈师曾的这种点拨,也象征着整个文人世界的转变,新的评价标准之下,齐白石的“不一样”愈发成为优势。这种评判不仅局限于齐白石的画作而是其整体气质,胡适对他的诗文的高度评价即是一例。《婴戏图》(北京画院藏)作为第一位为齐白石编写年谱的人,胡适说他“很喜欢白石老人自己的文章……都是很朴素真实的传记文字,朴实的真美最有力量,最能感动人。他叙述他童年生活的文字也有同样感人力量。他没有受过中国文人学做文章的训练,他没做过八股文,也没有做过古文骈文,所以他的散文记事,用的字、造的句,往往是旧式古文骈文的作者不敢做或不能做的”。这或许就是这位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如此欣赏齐白石,甚至还亲自为齐白石这位“乡下老农”作《齐白石年谱》的原因。其实,如果把胡适这段描述齐白石文字特点的话改成齐的绘画语言,以概括陈师曾、林风眠、徐悲鸿等对齐白石绘画的称赞,也会大致适用的。齐白石与徐悲鸿(右一)、吴作人(右二)、李桦(左一)合影当年先后于20年代聘请齐白石担任国立艺专教授的林风眠和徐悲鸿,后来在中国掀起了新美术教育浪潮,从1929年的第一届全国美展到1937年的第二届全国美展,以及“二徐之争”对中国画未来的讨论,齐白石全都缺席了。他始终处于大潮之外,难入自觉的知识分子之列。他不参加画派,也不发表言论,除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样的变法心得,也少有对中国画学表达态度。“个人与声势浩大的历史大背景有所疏离,恐怕才是真实的,艺术或许自有其发展规律。”齐白石(郎静山摄影作品)齐白石的“真实”在于,他经历了大时代,也成了世人眼中的大师,但看世界的“天真”从不曾褪去,那是一个艺术家最珍贵的东西,也是众人珍惜齐白石的地方。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告诉本刊,他珍藏了4幅马克西莫夫写生齐白石的素描,“我喜欢齐白石的童心、野生感,和自然朴实的大气”。现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曾面对面问过英国艺术史家苏立文怎么看齐白石,苏立文说,齐白石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把极大的个性融入到自己所有的创作中。吴洪亮对本刊说:“看齐白石,需要眼睛足够好,也需要观者心足够干净。”《借山图之风月夜行》(布拉格国家美术馆藏)今年秋天,故宫博物院和北京画院美术馆相继举办齐白石作品大展。故宫展出200余件花鸟、人物画,以及篆刻、文献作品,这是时隔64年后故宫第二次举办齐白石展览。与此同时,北京画院美术馆联合国内十家机构,展出160余件齐白石山水画作。接下来的几个月,齐白石家乡的湖南湘潭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也将先后举办齐白石作品展。通过这些展览,观众们可以再次全面地感受齐白石的巨大魅力。《己未日记》中的“远游”画稿齐白石是个人天赋与时局共同成就的大家。至于他一生尊师重道,不贪财,不务名,不阿世,不走官路,在陈丹青眼中,那是他本性笃实,往高了说,就是谨守旧道德,那个年代,许许多多明白人就这样过了一生。《钟馗道义图》之一(北京画院藏)“雅与俗”“艺术与商业”,这些艺术界永恒的矛盾,就这样被齐白石以“天然之趣”全部解决了。解放后,享有盛名的齐白石创造力依然极其旺盛,仅1953年一年便绘出六百多幅作品。据说齐白石八十几岁时,每天早起至少要画七、八张,九十多岁,也还是每日画四、五张。他自订润格依旧不高,从来按照创作材料的成本,劳动时间和难易程度定价,有段时间仍然为每尺五元。对他来说,创作从来不是特殊与清高,而是谦卑本分,是凭本事吃饭,卖画养家糊口。画家李可染先生说:一位成功的艺术家,要具备四个条件:天才、勤奋、修养、长寿。从这点看,画家齐白石算是占全了。在#三联生活周刊#本期#封面大使#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看来,“齐白石是中国艺术最好的形象代言人,他一生创作之丰、涉猎之广,应该说集中国艺术的大成。”▲点击上图,听#封面大使#吴洪亮讲述齐白石的艺术人生关于本期封面故事,有任何想说的话,请积极留言。精选留言将有机会刊发在下期杂志的读者留言区↓↓↓就是这个位置!本期更多精彩|封面故事|真有天然之趣:齐白石(张星云)巨匠是怎样生成的?(张星云)陈丹青:齐白石他老是不过时(宋诗婷)齐白石地理:乡居与远游(艾江涛)齐白石与王闿运的“湖湘江湖”(刘周岩)齐白石的1919(吴洪亮)谁收藏了最好的齐白石作品?(薛芃)《白石老人自述》背后的人(朱雯卿)|社会|时事:无政府边缘:喀布尔的日日夜夜(刘怡)热点:哈尔滨火灾:“养老旅居”背后的乱象(王梓辉)热点:滴滴悲剧再演:温州少女遇害之后(黄子懿)热点:浙江乐清:非洲猪瘟传染链的一环(刘畅)逝者:“独行侠”麦凯恩:以家族之名(刘怡)|经济|市场分析:通胀的前夜(谢九)|文化|文化:《穿越》1968五月风暴(张星云)文化:那时人人都确信未来会更好(张星云)文化:“理解在过去发生了什么,对于认识现实非常重要”(苗千)话题:《城堡岩》及斯蒂芬·金的恐怖宇宙(张月寒)音乐:冒昧的翻唱(子遇)时尚:私人飞行并非遥不可及(杨聃)生活方式:“云吸猫”,一种社交族群的诞生(卡生)思想:亚里士多德与我们(薛巍)书评:世界主义的挽歌(维舟)|专栏|邢海洋:电动车爆发前夜的黎明时刻苗千:冲向太阳的探测器袁越:长跑与情商卜键:一份机密的侵华作战方案张斌:十年,蓝月亮的十年宋晓军:以色列的“卧榻之侧”才是关键朱德庸:大家都有病⊙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一键下单「齐白石:真有天然之趣」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WwG0A7Pd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