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我将会在哪里新书速递|如果没有理解,世界将会怎样?

理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遇到的问题。从我们听别人说话,到看一则消息,都是一种理解活动。理解也是每时每刻人们所寻求和渴望的。从开蒙的儿童到耄耋老人,都希望能理解别人、理解世界,也希望自己被别人理解。套用一句很时髦的广告词:如果没有理
原标题:新书速递|如果没有理解,世界将会怎样?理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遇到的问题。从我们听别人说话,到看一则消息,都是一种理解活动。理解也是每时每刻人们所寻求和渴望的。从开蒙的儿童到耄耋老人,都希望能理解别人、理解世界,也希望自己被别人理解。套用一句很时髦的广告词:如果没有理解,世界将会怎样?这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人们寻求理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总起来说,理解主要发生在两个领域中。一是人们日常的交往活动,包括政治、经济、军事、艺术、文化、宗教等等活动。不管是有目的的交往,还是无目的的闲聊,人们在日常交往中都希望达到理解;第二是面对文本的阅读活动。任何人在阅读一本书或一种任何形式的文本时,包括看画、听音乐会或欣赏其他艺术作品,也都想知道其中的意义。然而,无论是日常交往,还是文本阅读,为什么有些问题我们总是不能理解?这里面不仅仅存在知识上的问题。另外,在我们认为理解的事物或事件中,我们真正理解了多少?是否存在100%的理解?我们不能说马戏中演员指挥猴子、大象、狮子、老虎作出各种姿态和动作,于是就存在理解。但是,我们是否能认为这完全不是一种理解呢?我们人类之间的理解与此有类似之处吗?日常交往是人们最直接的生存活动。这里面不完全是物质的和经济的,包括文化的、艺术的、宗教的等等的兴趣和追求,实际上都是人们现实生存的需要。应该说,一般日常交往中理解的现象和不理解的现象同时并存,而且交错并存。很多我们认为已经理解的事物中仍然有不同的理解。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上流行一句“理解万岁”的口号,这应该是人们对于精神上理解的追求和渴望的集中体现,也反映了不被理解的痛苦和无奈。今天人们终于发现,人们在精神上对自我被理解的要求并不亚于对外在世界的理解的要求。可见这里并不能简单地运用物质第一性和精神第二性的原理。▲电影《刮痧》在日常交往中,大量的理解的障碍主要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其他的因素,例如宗教、文化以及历史的原因等。2000年在中国大陆很火爆的电影《刮痧》,就是从旅美华人与美国当地人之间的误解或不理解现象,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从华人对待西方的文化和习惯的态度与西方人对待中国文化和习惯的态度的反差中,我们又看到历史和现实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因素。宗教中的颠峰状态的体验,本质上是不可说、不可传达的。佛教中的瑜伽功,道教中的气功,基督教中的升华与强攫,不可能在普通的解说中达到理解。就是普通的自我与他人之间,也不可能达到彻底的理解。中国人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知音难觅”,鲁迅引用一句名联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连孔夫子也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以及法国哲学家萨特所谓的“他人即地狱”等等,正揭示了人们彻底理解之间的这条巨大的鸿沟。上文说的“理解万岁”的口号,其中所暗含的意思正是:真正的理解是不可能的。这些不同的理解或不能理解,严重的,常常是历史上一些冲突和战争的根源。当前的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的战争,还有前南斯拉夫各国之间的战争,其实质是宗教和文化的冲突,也就是说,在根本上也涉及到理解的问题。文本的理解首先涉及到知识。比如,大多数人对于少数科学家们的专业书籍和论文是读不懂的。这是因为我们不具备这些领域的知识。人文和社会科学也是如此,在哲学、历史、经济、法律甚至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等领域中,我们同样需要具备一些专业知识,才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和理解。比如,今天我们读《论语》,首先遭遇的是文字的意义问题;其次,是历史的知识。颜回、子路、子贡为何许人?当时中国历史是一种什么状况?这里还必须包括对孔子本人的历史知识。但是,最关键的是孔子所说的话的本意是什么?历代不同的解释中谁最正确?或者说,有没有最终的解释?最后,就是我们现在阅读这个文本的意义问题。《论语》对于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这倒是文本阅读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所有这一切,应该说都是对《论语》的本义或真义的理解的一种追求。而这种对文本真义的追求,与此时此刻的我读《论语》的感受和理解,还有另一种本质的区别。例如,《论语·学而》中说:“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在文字的表面意义上,历代的注解大同小异。朱熹注曰:“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也。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四书章句集注》)今人李泽厚则译为:“孔子说,花言巧语,虚颜假色,这是很少有仁爱的。”(《论语今读》)总之,“巧言令色”的人,与“仁”是比较远的。但是,进一步说来,“仁”是什么呢?这里当然涉及到对孔子“仁”的思想的解释问题。因此又必须根据对孔子思想整体的理解,才能够对这一句话进行解释。孔子说过:“仁者爱人。”还说过:“克己复礼为仁。”怎样对孔子的“仁”进行解释,是个很复杂的学术问题。迄今关于孔子“仁”的思想就有众多不同的解释,而每个学者在对孔子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时,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他(她)个人的烙印。他(她)的观点和思想及其本人的经历与其当时代的生存状态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汉代的郑玄,魏晋时期的何晏、王弼,六朝的皇侃,宋代朱熹等古代学者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就很不相同。现代学者与古代学者之间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差异更大。而中国学者与西方汉学家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更有着不同的文化视角。这里面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以说,传统和现实,历史和文化,精神和物质,个人和社群,等等因素,都在“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一句话的理解和解释上汇聚。我们这一代人在对这句话的理解中,自然会联想到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文化革命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中西文化格局,甚至还有国际战略、环保和世界未来等等。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所谓纯粹的学术研究是不存在的。那么,这里面是否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或者说是真理性的理解呢?如果有这样的真理性的理解,标准是什么?追寻作者本人的原义是否就是唯一的标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可能让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起死回生,进行解释。而且,即使他自己能够解释,就一定是那句话最可靠、最好、最终的真义吗?此外,还有另一个阅读角度,即不从学术角度,而是从现实实际生活的角度去阅读。那么,在对于这段话的理解上,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世俗型的理解,即认为孔子之言只是教条而已,在现实生活中是无论如何行不通的。因为面对领导和上级,如果不能察言观色,巧言应对,是不会得到赏识和重用的。故把孔子之言理解为书生之言;而另一种则是理想型的理解,认为孔子所确立的伦理道德,应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原则。违背这种原则,社会将会混乱,因此每个人都会得到惩罚。从个人立场来说,人有人格,仁爱应为立身之本。基于这种理解,故能对孔子之言能身体力行。这里对于文本,应当说是一种涉及到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解读和理解。这种理解就决不仅仅是一般文本意义的解读,而是在一种生存意义上的解读。一般说来,人们在自然科学理论中所寻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规律;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历史等文本中所探索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法则;而在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本中,人们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生活的需求。但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都是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从根本上说,都是人类生存的需要。这只是人们对于文本意义理解的一个方面。而当下的此时此刻的人,在解读这些文本中,还有着一种与个人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意义。例如,为什么有些人愿意学理科而有些人愿意学文科?为什么有些人想学艺术而有些人想学历史?为什么有些人要学计算机而另一些人相反?为什么获得博士学位后有些人去进行科学或学术研究而有些人去做生意?这些“为什么”都与正在解读的文本相关,但又不可能是文本字面的直接意义所在。▲海德格尔与友人在山中小屋内交谈我们的生存状况本身就是对世界、对人生、对生命的一种理解。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理解的本质是作为“此在”(Dasein)的人对存在的理解,因而理解就是“此在”的存在方式本身,而不是一种认识方式的思想的本真意义。因此,当我们真正面对理解问题时,就不能仅仅讨论某种文本的理解问题,包括认知上的问题和历史文化的问题,还要讨论最根本的理解问题,即与人们当下的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理解问题。当然,所有的理解问题,包括我们当下生存活动的理解问题,又在文本的理解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人们对各种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在这个意义上,与日常交往活动中对生存或生活意义的直接性,有着本质的相通。可以说,任何文本的解读最终也是与现实的生活相关的。因此,理解的困难不仅是个知识和能力的问题,还在于知识与人生体验这两个不同而又相关的维度如何在理解的活动中展开,在于认识到我们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达到理解。可见,理解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必需的方式,也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困境。那么,我们能否达到对意义的最终的理解?就是说,真正的理解可能吗?如何可能?这里最根本的还是涉及到真义——也可以说是真理的问题。当我们从对一种文本的意义的理解,深入到这种文本的意义本身的存在状态时,关于文本的理解就不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理解的问题在这里就成为一个哲学的问题。这可以说正是当代西方哲学解释学所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西方的解释学(Hermeneutics)有着远久的历史和传统。传统的解释学主要是关于《圣经》和法律问题的解释的学问。在狄尔泰以前,这种解释学还仅仅是一种方法。就像中国古代的文字训诂等学问一样,主要面对的问题是文字的意义考辩和文本阅读的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以及大量后期著作,对于这种传统的解释学进行了根本的改造。他认为,理解问题的核心不是“存在如何理解”,而是“理解如何存在”。理解的本质是作为“此在”的人对存在的理解,因而理解就是“此在”的存在方式本身,而不是一种认识方式。这就奠定了哲学解释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则由本文的理解入手,进一步讨论了意义与历史、世界、语言的关系,从而完成了哲学解释学的最后建构。总之,现代解释学是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在西方传统的《圣经》和法律解释学的基础上,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而创立的一种哲学,因此又称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声称他所要探讨的是“所有理解方式所共有的东西”。他认为,理解不是主体对于本文的一次性读解行为,而是一个“事物本身”和我们的前判断或偏见之间的无穷“游戏”过程。因为本文与理解者的历史间距是无法消除的,所以,“理解本身表明自己是一个事件”。本文的意义因此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当本文的意义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的运动过程中时,就构成了“效果历史”,即理解者和本文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这种“效果历史”就是理解的本质。伽达默尔说:“一种正当的解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出历史的有效性。”一切历史观察都应以对“效果历史”的有意识反思为基础。正是基于此,伽达默尔解释学所寻求的并不是对终极真理和意义确定性的解决和认定,而恰恰相反,他认为在理解中,问题的真正要害和本质,则是其不确定性。理解始终是一个对话和交流,是一种不断的探求和询问。“每一说话者与其同伴进行对话的内在无限性,是永远不会穷竭的。这就是解释学的基本维度。”对于意义的无穷探索,实际上就是对于人类自身生活和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无穷探索。理解就是人类对于自身的一种超越。伽达默尔解释学的这一核心观念,打破了对于本文意义进行原初还原的幻想,从根本上动摇了意义最终确定性的依据,消除了对于本文解读一劳永逸的追求的心理和观念,这就宣告了传统观念中对于历史终极真理追求的不可能。这种具有原创性的哲学观念,从根本上展示了人们对于历史、世界和社会人生进行理解的另一视域和维度,揭示出了世界历史和人们当下的生存意义,在当代西方学术界和思想界产生了强烈的震荡。而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出版之后,亦立即投身于将哲学解释学运用于各学科的实践活动之中。在他看来,哲学解释学的任务,就是使一元科学与交往意识融合为一体,从实践、社会和政治等方面运用理性,把科学纳入到对于我们生活和生存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的情况下来考虑。他的观念和活动,对于哲学、历史学、文学、美学、法学、宗教神学、语言学、思想史甚至自然科学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在林间小屋前劳作本书将从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介入,在充分展示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对于古典解释学的本体论转换的基础上,以《真理与方法》为中心,重点讨论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基本问题,即理解与存在、历史、语言的内在关系,阐发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本真内涵及其根本观念,揭示这些思想和观念对于一些人文和社会科学中一些基本问题和命题的内在影响,意在由此展示出现代学术与世界历史以及当下生活的密切关系,达到对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全新理解和把握,并给我们当下的生存和生活,提供另外一个不同的视角。【本文选自《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解释学的缘起与要义》】北大美学研究丛书(第二辑)丛书简介:用现代汉语言说和写作美学的历史,与北京大学具有根与本之关联。本丛书作者皆曾有幸进入北大研习美学。他们感大师精神之熏染,受前辈思想之滋养,得春风时雨之实惠。故本丛书收录的研究著作,以纯粹学术为坚守,以汉语美学为立足点,旨在推进中国学术的实质性进展,让北大美学传统薪火不绝,发扬光大。《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解释学的缘起与要义》章启群著《循美之路:基督宗教本体形上美学研究》徐龙飞著《康德共通感理论研究》周黄正蜜著《意义的本体论》章启群著商务印书馆2018年6月出版内容简介:本书从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介入,在充分展示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对于古典诠释学的本体论转换的基础上,以《真理与方法》为中心,重点讨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基本问题,即理解与存在、历史、语言的内在关系,阐发伽达默尔诠释学的本真内涵及其根本观念,揭示这些思想和观念对于人文和社会科学中一些基本问题和命题的内在影响,意在展示出现代学术与世界历史以及当下生活的密切关系,达到对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全新理解和把握,并给我们当下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作者简介:章启群,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新编西方美学史》《百年中国美学史略》《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星空与帝国——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庄子新注》等。《康德共通感理论研究》周黄正蜜著商务印书馆2018年6月出版内容简介康德的共通感概念位于先天与后天、感性与理性、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之间。本书通过对康德全部著作中此概念各种含义和功能的分析,纵向地整理出三种类型的共通感:逻辑共通感、实践共通感和审美共通感,横向地揭示出三者之间的结构性关联,提炼共通感概念的总全式内涵及其在康德哲学中的体系性功能,突显康德哲学中一直被忽视的、与理性相对的感性和与主体性相对的主体间的维度。本书德语版被收入康德研究增刊。作者简介周黄正蜜,武汉大学法学本科、北京大学哲学硕士、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下设哲社、文史、政法和经管四个编辑室及威科项目组,主要承担文史哲及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著作的编辑出版工作。出版物包括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辑要》、“大师文集”等为代表的多种学术译介和学术原创著作。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47xL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