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hhbhhhb外企员工:ohhhhhhhsorry,我们就这个德行啊~

作者/秋日么么茶 本文来源于秋日么么茶 以前我们认为,在外企工作是一件值得羡慕的事。 因为这意味着福利好、逼格高和体面。 但时过境迁,外企不再提供“超国民待遇”, 外企er,也变成你我他会偶遇的甲乙丙丁。 是深夜地铁上,汗流浃背的
原标题:外企员工:ohhhhhhhsorry,我们就这个德行啊~作者/秋日么么茶本文来源于秋日么么茶以前我们认为,在外企工作是一件值得羡慕的事。因为这意味着福利好、逼格高和体面。但时过境迁,外企不再提供“超国民待遇”,外企er,也变成你我他会偶遇的甲乙丙丁。是深夜地铁上,汗流浃背的双肩包男孩;是早上的星巴克里,某位一脸倦意排队买美式的女孩。但外企人仍有着很鲜明的群体特征。比如“中英夹杂”:我想think一下今天的lunch。比如,“热火朝天的Global会(chao)议(jia)”:这个工作我觉得还是你来lead吧。我们外企er,就这样了,爱咋咋地吧!GGView今天要说的,就是外企人的德行,赶紧来see一see吧~如果你在深夜的地铁上,看到一个人背着双肩包,上身被汗浸湿,戴着耳机打电话,听上去很焦急:我知道客户马上要断线了,但说实话,我现在一颗料也没有。日本调货没有,德国也没有,北美也没有,加急生产的话巴西大概能一周后有,还得空运过来。你们这个项目定下来的时间本来就很短,就巴西的料还得和他们打一仗才行,你们再等我确认一下吧。他大概率来自外企。没错,不要以为外企员工都是进出CBD,出门就打车,西装革履,时尚干练,都市精英,那是二十年前。现在行情早就变了。拜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所赐,本土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在飞速进步,而外企则在他们曾经熟悉的领地节节败退。今天的外企人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光环。在外企工作?哦,也无非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已。不过虽然如此,那些外企人,在外企的多年影响下,总有些特质看上去其他人是不一样的。让其他人觉得,怎么你们外企的都是这么个德行。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说话中英文混杂了。一个典型的对话大概是这样的:Gloria:你这个project的schedule有问题,根本没多少buffer。还有,budget定的太高,我们没法guarantee现在的headcount能够完全cover。Justin:客户很tough,给的timing非常tight。Anyway我们还是先pilot一下吧,再根据实际的status随时update,看能不能run的比较smoothly,大不了就escalate。钱钟书说,说中文夹杂着英文单词的行为,就像吃饭完牙齿上夹着绿色的菜叶子。张翠花说,你们这帮外企人太能装了。复印件非说成hardcopy,最后期限非说成deadline,和人开会也非得是schedule一个meeting。但是坦白说,在外企,你的同事和老板都可能是外国人。因此,把有些工作专用的词汇“英语化”其实是最高效的思维模式——对于一项事物,你不需要记住它的中英文双语名称并随时准备转换,无论你面对的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你只需要直接说出它的英文名称,大家就可以无障碍沟通下去。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地语言习惯就成为了以中英夹杂的表述为主:Linda,后天有个新员工的training,你apply了没有?Leon,这个月的event非常重要,务必要和美国人doublecheck,让他们不能absent。Jennifer,checklist上的内容每一项都要review,千万别遗漏。当然了,不排除确实有人不仅没有学到精髓,反而走火入魔,进入了装13届。明明可以说中文,偏偏要秀英语,引起了广大群众的愤慨。到底该如何区分习惯和装13呢?看下面这个例子就可以了:“每个月把monthlyreport发给全组。”——这是习惯。“每个月把月度报告send给整个team。”——这是装13。不要以为只有国企才开会,外企的会一样不少。但有一种会一定是外企特色:电话会议,专有名词conferencecall。有人要更装一点,生怕别人听得懂,简称其为“con-call”。为什么外企电话会议多呢?因为总部在海外,还有其他国家的分支机构,大家经常要一起讨论问题,又不可能每次都飞到一个地方面谈,于是就产生了电话会议这个奇妙的方式。国际会议里很有意思,基本上和当前的国际形势类似:美国人在夸夸其谈,欧洲人时而附和,日本韩国一直在沉默,而印度人一张嘴就被英国人封住了嘴巴,谁敢让他们开口?一开口完全停不住好吗?中国人呢?一方面在据理力争,一方面悄悄地把对自己有用的结论都写到了会议纪要里。这样的一个globalmeeting,虽然互相看不见,电波里传送的都是刀光剑影,杀人于无形。不要以为外企的流程就有多完善,相互扯皮部门之间利益冲突的事情多得是。最多的冲突就是模糊地带的工作谁来lead,谁来做决定,谁来执行。往往开会就是互相推。但是有几个潜规则:1,肯定不能有脏话,不能有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言语,这可是大忌。万一谁一封邮件捅到高层,你就吃不了兜着走了。2,不能说我没时间做,不能说我不愿意做。这体现了你没有团队合作精神。3,不能说这个事情以前不是我做的,所以现在我肯定不做。这是完全没有主动解决问题的mind-set。正确的思路要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阐述谁做最合理,谁做最有效率,谁做最符合internalcontrol的要求等等。在这方面,集大成者就是美国人,每次他们都站在道德高地,高屋建瓴地发表一通激昂的演讲后,给别人安排一堆工作,自己飘然而去。一些没有吵架经验的,或者脑子转得不够快,几个回合没词了,最后领回了美国人安排的一堆工作。每天被这样的会议包围,天天在宫斗,什么样的心态才能承受?是不是都要眉头紧锁一脸的苦大仇深?不,你看这帮外企人,一个比一个情绪高涨。当你问一个同事howareyou时,基本都是fine,OK,notbad,虽然他可能刚被老板K了一顿。到总监以上的,哪怕刚被别的部门diss到无言以对,回答都会是super,awesome。那VP这个级别呢?当然永远都是fantastic,还是面带天使微笑的那种,即便一分钟前他刚被board骂得狗血喷头。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在DOTHERIGHTTHING。是的,做正确的事。吵架是必然,互怼也正常,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角度。既然最终做了决定,那就尽力执行吧。后来我发现,自己工作时也会更喜欢和那些心态好的同事,他们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永远电力十足,满满正能量。所以那句“棒极了”背后的心态其实是,当我们无法改变现状时,至少可以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今天,外企在中国的“超国民待遇”,在法理和舆论两个层面上都已被彻底终结。外企员工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没人知道。在外企养老退休?还是到民企继续折腾?亦或是干脆自己创业?无论哪条路,他们在外企度过了一段美好的青春岁月,在外企的经历已经给他们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并且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外企人。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4G3D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