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版本丘吉尔和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州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
原标题:丘吉尔和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州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二战的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国家轴心国集团。尽管在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经开始,但一般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而告结束。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战争的结果使得法西斯这一人类社会的毒瘤被铲除。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战争结果所带来的。在军事领域,战争发展了现代军事技术,并产生了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进行作战的主要方式,同时,战略轰炸也成为一种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军事手段,战争后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战争并体现了其巨大的杀伤力。二战的结果充分证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战争的胜负与交战双方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二战也对军事武器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雷达,喷气战斗机,火箭及导弹,电子计算机,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战争中投入使用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这些军事领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战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无辜平民的伤亡是历史上最惨重的,其中包括了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和其他东欧人种的大屠杀、日本对无数中国与朝鲜平民的屠杀,以及战争末期盟军针对德国与日本境内民用目标的轰炸。第二次世界大战总共导致了全球5千万人的死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丘吉尔根据他作为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的亲身经历写成的。全书共六卷,约合中文360万字,于1948-1954年间陆续出版。这部回忆录最充分地显示出丘吉尔的散文风格和语言技巧。丘吉尔性情急躁,说话直率,那种特有的辛辣、尖刻、机智、自信跃然纸上。作者在书中大量引用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以及他个人保存的档案材料,尽管选材、叙述、评说不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但在许多方面仍然较好地反映了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貌。例如对于英国的失败与挫折(韦维尔和奥金莱克都曾被隆美尔打得溃不成军),他作为主要决策人,比较公正地披露他当时的决策依据,并不在事后文过饰非,欺世盗名,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推给别人。尽管丘吉尔有他的局限性,但这种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的态度还是可取的。作为盟国三巨头之一,丘吉尔得以站在最高点俯瞰二十余年的全球局势。其回忆录分析、展现了战争的起因和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战争进程的各个阶段,涉及到多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值得一读。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WrB0mjqd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