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class什么意思爱才莫若善用

《庄子·至乐》曾经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一只珍贵的海鸟飞落到鲁国城郊,鲁国国君把海鸟送到宗
原标题:爱才莫若善用  《庄子·至乐》曾经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一只珍贵的海鸟飞落到鲁国城郊,鲁国国君把海鸟送到宗庙里,让人给海鸟演奏虞舜时期的乐曲《九韶》,同时摆上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然而海鸟却惊恐忧惧,不敢吃一块肉,不敢喝一口水,三天之后便死掉了。无独有偶,东晋时期也曾有过“支公好鹤”的故事,高僧支遁的朋友从建康慕名前来拜访,给他带来一对幼鹤作为见面礼。这对幼鹤羽翼渐丰之后,开始有了想飞的念头。支遁爱之甚深,生怕幼鹤飞走,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剪短。然而看着剪短翅膀的幼鹤,支遁心里却又突然难受起来,若有所悟地感叹道:“白鹤本是云中之物,冲天凌霄是其天性,怎么能够作为我们耳目玩赏之物呢!”于是,支遁好生善养这对幼鹤,等到幼鹤的翅膀重新长出之时,他带着这对幼鹤来到支硎山顶将其放飞。鲁君和支遁的爱鸟故事告诉我们,虽然喜爱的动机是真诚的,但如果爱之养之不得其法,其效果却与害之无异。在对待人才上,这个道理尤其适用。试想一下,囿人才于自己周围,只是一味地宠之、捧之、供之、困之,使其不得用其长、展其才、尽其力,久而久之,则人才也将沦为庸才。韩愈在他那篇著名的《马说》中曾感慨道:“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人才难得,人才难养,人才难用,自古及今大都是因为不得其法、不得其道,时至今日也是鲁君遗风犹存,像支遁这样能够幡然醒悟的却少之又少。比如有的单位不管部门人才对口与否,一律管得死死,甚至明文规定只进不出,美其名曰“储备干部,以备后用”;有的单位认为知识分子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较之“白丁”略胜一筹,因而一个不放,尽管专业不对口,也要囤积起来……这些爱才而不用才,跟鲁君和支遁爱鸟而不发挥其长的做法何其相似。善于用才方是真正的爱才之道。有翅不能凌空翱翔是对飞鸟的摧残,有蹄不能纵横驰骋是对骏马的折磨,有才没有用武之地则是对人才的戕害。周总理早在1956年关于知识分子的讲话中就深刻指出:“为了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知识分子的力量,第一,应该改善对于他们的使用和安排,使他们能够发挥他们对于国家有益的专长。”日前,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印发通知,号召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这一方面需要知识分子的自我努力和艰苦奋斗,另一方面也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把发挥知识分子的专长放在第一位,这才是真正的爱才。人在某个方面的专长,一般都是与他对于这方面的浓厚兴趣拥有密切联系。许多人才一旦钻研自己酷爱的专业,就会倾注全部心血,以一股不可遏止的热情和不可抑制的力量去上下求索,乐此不疲。为这些人才创造发挥他们才能的便利条件,提供专业环境,则是对他们最大的、最实际的爱护。有了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他们的才能就会迸发出灿烂的火花,才可能创造出奇迹来。现在,一方面人才缺乏,青黄不接,叫苦之声不绝于耳;另一方面,骐骥扑鼠、明珠暗投的情况又时有发生。“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才乃天下人之人才,是最不能得而私之的。倘若彻底肃清鲁君遗风,使人才能够合理流动,借助市场配置资源的力量实现人尽其才,对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大有裨益。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PVdLMee36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