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纪录片参与全球产业竞争,视角要先“国际化”_风味_美食_人间

文|黎河 把镜头俯进泥土里,用一期“根茎春秋志”表达了对滋养万物土地的致敬。 至此,穿越过甜蜜、蟹肉、酱料、杂碎,又在鸡肉、颗粒和香肠的美味中徜徉后,《风味人间》第2季最终回到最原始的土地,为这场全球美食之旅暂时画上句号。收官之时,在豆瓣上

文|黎河

把镜头俯进泥土里,用一期“根茎春秋志”表达了对滋养万物土地的致敬。

至此,穿越过甜蜜、蟹肉、酱料、杂碎,又在鸡肉、颗粒和香肠的美味中徜徉后,《风味人间》第2季最终回到最原始的土地,为这场全球美食之旅暂时画上句号。收官之时,在豆瓣上接近三万人打分的情况下,该片取得了9.3分,并且94%的人标记了四星以上。

除中国大陆外,《风味人间》第2季已出海多个国家、地区,如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当地付费电视台,全球多家航司,以及腾讯视频海外站WeTV也在全球热播中,在亚洲主要国家翻译成当地语言,辐射总人群达到10亿人。原来,这场有关风味的全球旅行,不仅给世界各地的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味觉的奇观,也真正地连接了不同文化对美食的共同想象。

雅俗共赏,风味依旧

坚守与创新缺一不可

“尽管枝叶繁茂,但根茎只有一个,它满足温饱,带来口舌之欢。大地凭孕育和造化之力,从泥土中生发出我们最大的幸福。”纪录片结尾,当各个国家人民的笑脸拼凑在一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留下了新的沉思。

作为“风味IP”的最新力作,《风味人间》第2季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口碑与讨论热度,不仅让纪录片这种略显小众的内容再一次做到了“雅俗共赏”,更让已经很热闹的美食题材进一步创新。

一方面,以《风味人间》系列为代表,腾讯视频制作了不少优质的美食纪录片,它们在表达始终坚守讲述“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故事,也不断“讴歌劳动、热爱生活”。“我们会优先选择每个地域高产、有代表性的食材。它们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华北平原更盛产小麦,南方更盛产水稻,西南地区的气候环境因为湿热可以培植更辣的辣椒。”——这是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总监、《风味人间》第2季制片人朱乐贤所理解的食物和地域,食物和人的关系。

当赫尔曼·黑塞说“大地的山谷里,不断升起的是生活的渴望”,当鲁迅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时,每一句文人大家口中的“闲言碎语”串联起最伟大的食物与最朴素的生活;而当耶胡达·阿米亥说“所有人的嘴唇都在翕动、追忆,所有人的眼睛都在闪亮、流泪”,余光中说“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时,故乡通过食材对人心的诱惑,乡愁通过酱料对不归人的召唤。

据朱乐贤透露,在腾讯视频上,美食类纪录片拥有55%的男性用户和45%的女性用户;55%的用户是18到29岁的年轻人,60%是大学以上学历。为了更好地吸引年轻受众,也让不同身份的用户得以留存,“我们要在保留‘讲好故事’这个核心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去创新。”

类型扩展,文化勾连

美食纪录片中“美好生活”

不管是墨西哥绿香肠与台湾墨鱼肠的颜色另类质地独特,意大利香肠莫塔泰拉因尺寸巨大而闻名;还是帝王蟹、黄油蟹、大闸蟹、蓝蟹等各类品种的蟹,在不同国家厨师手中,做出不一样的美食;或是在秘鲁能够作为货币使用的冻干土豆,在全世界都幻化成最经典的风味……这些从全球各地缓缓而来的食物都展现了不同的魅力,以及背后土地上生活的人别样的智慧。

《风味人间》第2季传递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食物是平等的”、“人间至味在身边”等价值理念,美食纪录片在视野上更为开阔,在同一主题下呈现不同的东西方美食,让人们看到世界食物的异同,以及不约而同的智慧。

生态重建,体系创新

纪录片产业应寻求内在驱动力

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自2009年起至今,中国纪录片的生产投入和生产总值不断提升,纪录片的产业规模在十年间增长了12倍。更重要的是,随着新媒体格局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的产业模式也正在改变纪录片的未来。

在朱乐贤看来,纪录片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应该以制片人为核心,在创意、调研、立项、拍摄、后期制作、播出上线等都需要有一个通盘的规划,并且把成本回收、用户需求等都纳入在内,从而让整体作品的质量能够稳定下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Z6PJY2mw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