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人士必看的7部金融电影BBC冷门好剧,媒体人士必看系列

这个秋天,好看的英剧有点多,BBC循例是大赢家,除了之前安利给大家的《贴身保镖》之外,它家的令一部新剧也同样精彩得令人一秒入坑,它就是对准媒体圈的—— 《报社》(也译作《新闻之争》) 这部剧很多人光看主创阵容就决定要追,因为它的导演汤姆·
原标题:BBC冷门好剧,媒体人士必看系列这个秋天,好看的英剧有点多,BBC循例是大赢家,除了之前安利给大家的《贴身保镖》之外,它家的令一部新剧也同样精彩得令人一秒入坑,它就是对准媒体圈的——《报社》(也译作《新闻之争》)这部剧很多人光看主创阵容就决定要追,因为它的导演汤姆·沃恩之前导过豆瓣评分8.9的《福斯特医生》第一季。而演员这边,阵容同样强大,有英国帅大叔本·卓别林,“汤老湿”老婆夏洛特·莱利,还有“大侦探波洛”大卫·苏切的惊喜客串。主创阵容的强大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果不其然,这部剧在国内外都有不错的评价。豆瓣评分有8.5烂番茄新鲜度也有89%先来认识一下两位主角。女主角HollyEvans和男主DuncanAllen分别来自两家观念不同的报社《先驱报》和《邮报》。这两家报社被英国观众普遍认为影射了现实中的《卫报》和《太阳报》。左为男主Duncan,右为女主Holly女主Holly所在的《先驱报》一直秉持着追求真相的信念,走严肃正派的路线。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也坚守报刊业的尊严,绝不在头版放广告。与此相反的是,男主Duncan所在的《邮报》则是选择娱乐至上的新闻理念,以哗众取宠的丑闻、八卦来吸引读者。为了套取猛料,《邮报》的记者还伪装成北极熊到派对里去接近名人。一个严肃,一个娱乐,哪家更受欢迎,显而易见。但这部剧的看点并不在于讨论哪个风格的报纸卖得更好,在娱乐至死的时代背景下,严肃新闻和娱乐新闻,到底如何该如何共处,或许这才是编剧想和大家探讨的问题。也正因为此,在目前播出的内容中,大家可以看到两家新闻理念完全不同的报社在报道同一条新闻时采取的角度完全不同,而这是这部剧最精彩的地方。就拿前两集来说,《邮报》与《先驱报》对三个相同或类似事件的操控手法就相差甚远。新闻一:运动员自杀一位饱受抑郁症折磨的运动员自杀了。男主注意到这位运动员是一个同性恋,所以让新来的记者去采访他们父母得知此事的反应。在采访被拒的情况下,《邮报》决定以“运动员父母不了解自己儿子”为题来强行结尾,吸人眼球。而《先驱报》这边则是以正常的新闻事件来报道这一知名运动员的陨落,并没有去过多地挖掘运动员的隐私,打扰他的父母。所以他们的标题是“足球界耀眼之星悲惨离世”。新闻二:内阁女议员裸照风波《先驱报》认为这是性别歧视,政治阴谋,选择不在报纸头版报道这件事。而《邮报》则认为此事是一个有利可图的报道。男主以把裸照放在头条来逼迫女议员接受他们的专访,甚至还让她拍与她观念不符的照片。实为拍照,暗则羞辱。在女议员愤而拒绝拍照之后,《邮报》又挖出了女议员多年前的黑历史——吸毒,害得女议员当晚就引咎辞职。新闻三:套取名人言论两间报社同样想要获得名人的言论,来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先驱报》的主编Amina为了刺激报纸销量,提出让名人评论某个新闻事件。但想要让他们开口实在太难,《先驱报》还是不愿走捷径,最终这个方案还是被主编自己否决了。而《邮报》那边同样想通过一个富二代的派对,从名人身上套取些猛料来写头条八卦。他们才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方法都用上,而且还一副无愧于心的样子。从以上三条新闻的不同处理方式来看,不得不说,与乖巧的《先驱报》相比,《邮报》就像是一只凶猛的大豺狼。但“大豺狼”就一定活得好吗?不一定,看似风光无两的《邮报》其实也在亏钱。而销量一直在下降的《先驱报》就一定被人按在地上摩擦吗?也不一定,新闻情怀满分的它在憋一个大招,军情五处的黑幕他们在挖。这部剧别出心裁的点还在于它有很多待开发的剧情,前期着墨不多,却能吊着你的胃口,让你想一直追下去。比如一个自称来自军情五处的男人向《先驱报》记者爆料“共振”这个项目名,却拒绝透露更多信息。还有一桩路人被警车(疑似)撞死的案件,《先驱报》的女主一直在查。只是案发路段附近的监控录像带已经被《邮报》的人抢先拿走了这件事成为了男女主关系的转折点,女主为了拿到录像带不惜亲自去求男主。至于最后Duncan有没有给,在这里先卖个关子。有很多人对这部剧的评价是“今年第一部原速看的片子”。确实,无论是剧情、演员、画面、音乐,《报社》都做到了无懈可击。娱乐至上的时代,真相与故事,新闻价值与大众诉求,利润为上与新闻专业主义,一系列深刻的议题令剧情充满看点,也充满思考。站在严肃那边的女主,和站在娱乐这边的男主,他们在新闻理念上虽然大相径庭,但对于新闻这个行业,他们都是同样热爱而且付出了一切的。男主Duncan贵为《邮报》主编,有一个美丽的老婆与可爱的儿子,看似幸福美满。其实这婚姻早已摇摇欲坠,Duncan常常为了新闻不回家,与妻子的感情渐行渐远。而女主Holly在《先驱报》担任新闻编辑,早已不用亲自动笔写稿,但对于新闻,她依然坚持亲自跑现场。她不喜欢废话,行动力满分,身边的知心好友没有几个,连最亲近的室友也意外身亡。这样的两个人却因为一桩新闻,开始有了交集,开始了理念上的碰撞。大家都很好奇在接下来的剧情中,这两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就目前看来,Duncan似乎有意向要挖Holly到《邮报》中去,果然编剧要开始搞事情了。值得一提的是,本剧编剧在推动情节发展之时,也不忘来几句画龙点睛的出彩台词。这些台词带有一些人性、道德上的讨论,往往颇有深意,值得玩味。比如说Duncan与Ashton女士关于她女儿死亡真相应不应该被拿出来公开报道的讨论中,Ashton女士以受害者家属的身份认为,比起公众对这件事的关注,她更想要公正。而《邮报》的记者为了获取一手资料,不惜闯入她女儿的学校,在警方调查之前翻找储物柜。最终她女儿朋友的资料、男朋友的信息、女儿的画作都一一曝光在公众面前。大家都想要真相,想要知道更多幕后故事,可是这些对于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属来说都是二次伤害,甚至会影响到案件的调查。还有一处,在女议员裸照事件中,虽然《先驱报》没有把此事登在报纸头版,但是他们却悄悄地将裸照的链接放在网站首页上。女议员气冲冲地来向《先驱报》的新闻主编,同时也是她好友的Amina投诉。她那边刚拒绝掉《邮报》的采访要求,转头就发现被自己的好友出卖,报刊的职业操守成了笑话。而《邮报》这边,因为亏损,背后的大BOSS也要求改革——做真正的新闻。这……是要“从良”?谁知道,严肃和娱乐,从来都不是死对头。在阅读量为王的时代,一个媒体到底该坚持怎样的新闻主义,这部剧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记者也是人,是人都要讨口饭;报社也是公司,是公司就得要赚钱,如何在专业和利益之间把握一个最佳的平衡,是所以真正的媒体都要思考的问题。看完这部剧,可能大家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答案。但无论你学不学新闻,当不当记者,小鱼儿都推荐你去看看这场光怪陆离的“新闻之争”,毕竟BBC出品,必属精品啊!更何况,它的片尾曲绝对惊喜到令你尖叫。想知道是什么惊喜?去看就知道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JwQRLLZ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