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困境“药神们”的道德困境丨心理杂货铺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学百货。欢迎大家没事过来逛逛。 从题目上,你一定知道这次要说的是最近热议的《我不是药神》。这部戏中讲述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
原标题:“药神们”的道德困境丨心理杂货铺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PsyChJournal编辑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学百货。欢迎大家没事过来逛逛。从题目上,你一定知道这次要说的是最近热议的《我不是药神》。这部戏中讲述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道德困境的题目:为了救人而犯法,你会不会做?《我不是药神》里程勇和白血病友们面对的事情是现实版的“海因兹困境”,这是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研究道德的发展阶段时用到的例子。这个“买药困境”是这样的:一个女人马上就要死了,但有一种药能救她。这种药是一位药剂师最近发现的,这种药不但制作成本高,药剂师的要价更是成本的10倍。病人的丈夫海因兹找遍了所有的人借钱,但只筹到了一半的钱。于是海因兹去求药剂师,请他把药便宜卖给自己或者迟些给他钱,但是药剂师却说:“这是我发明的药,我就是要靠它赚钱。”于是,绝望的海因兹只能闯入了实验室偷走了药。海因兹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回答“该”或“不该”并不是科尔伯格关心的重点,而是人们如何解释自己的选择。科尔伯格指出,每个人的道义观成熟程度不同,于是出发点就随之不同。利用类似海因兹偷药这样的一组道德困境题目,科尔伯格在10年间对72名10-26岁的男性进行跟踪研究,记录他们在不同阶段对于困境的选择和解释,并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层次六个阶段。第一层次:前习俗的道德(Pre-conventionalMorality):人们根据行为结果判断是否合理。阶段一:惩罚与服从阶段。以外界惩罚为判断标准。如果行为最终受到惩罚,行为就是不对的。例如:海因兹该偷药,因为药不值那么多钱,而且他本来要付钱的。或者:海因兹不该偷药,因为偷药会坐牢,坐牢是坏人。阶段二:相对利益阶段。以自身利益为判断标准。符合自身利益就是好的,反之则是不好的。行为必须保障自己的利益。例如:海因兹该偷药,因为他会因为老婆康复而高兴。或者:海因兹不该偷药,因为偷药会让他坐牢而失去自由。第二层次:习俗的道德(ConventionalMorality):人们通过对社会负责和期望的对比来判断行为在道德上的合理性。阶段三:他人意志、“好孩子”阶段。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判断标准。符合大多数人意志的即为正确的,或者通过周遭人群的看法判断行为对错。例如:海因兹该偷药,因为他的老婆希望他这样做。或者:海因兹不该偷药,因为家里其他人不想看他坐牢。阶段四:遵从权威、维护社会秩序。以尊重权威或社会秩序(如法律)为判断标准。行为的道德标准是社会体制所指定的,遵守道德就是遵守法律规范,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稳定。例如:海因兹该偷药,不过这是犯法的,他也该因此而受到惩罚。或者:海因兹不该偷药,因为偷药是犯法的。第三层次:后习俗的道德(Post-conventionalMorality):人们对某一行为道义上是否合理的判断基于他人的利益之考虑,是否符合社会契约或天理良心。阶段五:社会契约阶段。以符合社会契约或大多数人利益为判断标准,这个阶段往往认为价值是相对的(除了如生命、自由等绝对利益外),也会随着行为者的动机好坏而减轻对其的责难。例如:海因兹该偷药,生命最为可贵,其他都在其次。或者:海因兹不该偷药,因为药剂师也有权靠自己的发明获利,这是公平的。阶段六:普适伦理原则阶段。有着自己选择的、有逻辑性的一套价值观和道德观,符合自己原则的就是正确的。例如:海因兹该偷药,因为生存权凌驾于财产权之上。或者:海因兹不该偷药,因为其他人也需要药,不该因为一人而牺牲他人。在三个层次中,前两个层次都是基于行为的标准或外界的标准,而第三层次中,已经是基于内化的价值体系,可以看成是人格的一部分。在科尔伯格后期的理论中,还提出了另外两个阶段,分别是阶段4½或者4+,介于阶段四和阶段五之间,标准不完全取决于外界,但也不是稳定人格的一部分。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对普遍的社会规范失望,他们可能会认为海因兹该偷药,因为法律不能惩戒坏人。另外,科尔伯格还提出过可能存在第七阶段——超验阶段。人们会用宗教或者超越人性的角度去考虑和看待事物。比如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无用刻意强求。对于科尔伯格道德阶段理论的质疑很多,有些人质疑所谓层次是否有高低优劣、也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发展到最高层次和阶段。比如女性可能更重视人际关系,而停留在重视他人意志的第三阶段,在不同文化中也可能存在价值观的差异。另一方面,人们在不同情境下会出现不一致的道德判断标准。另外重要的因素是情感因素,科尔伯格的海因兹困境只是在假设场景中进行理性推理的选择,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进退两难的道德困境会带来情感上的挣扎,决策也会受到情感的干扰。道德困境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做出选择的个体拥有自由意志,如果没有意志自由,就没有对困境选择的能力,也就不存在道德困境。正因为所面临的是两善取一,又无法找到正确的行动方向,当事人可能有怎么做都可能是错的感觉,在做出一个选择后,总会对放弃的选择产生内疚之情。也正因如此,无论做出什么选择其实都是困难甚至痛苦的。进退两难可能是不同的方面出现了矛盾,矛盾也可能源于需求冲突、利益冲突、身份冲突,甚至道德观的冲突,都可能导致道德困境。在《我不是药神》里,我们看到了不只一个人在道德困境中进行选择:程勇对于是否走私药的犹豫、是否转让代理权的犹豫、牧师对是否入伙的犹豫、警察对于是否稽查救命假药的犹豫……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道德冲突。有些人选择逃避、不做选择,有些人则希望外界给自己做出选择。自己的“无作为”或者“不得已”似乎能让解决更容易接受,比如杀一人救百人还是不作为之间选择后者。但又有人对“牺牲少数人”进行谴责,因为独裁者都是用它作为种族杀戮的借口。在电影中,观众可以对某个角色、某种价值、某些行为进行认同,电影背后的故事也能任人评说,但如果自己是当事人,没有人在做抉择的时候就知道哪个选择是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做出选择就要承担后果,不仅是个人也是社会的道义。来源:PsyChJournal杂志责任编辑: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Gg06Jb.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