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月狗【专访】捞月狗CTO王琪:从捞月狗到偷星猫,六年的时间我们收获了什么?

相较于昔日依托于爆款《魔兽世界》而异军突起的捞月狗,他们新推出的“偷星猫”平台显得多少有些独特。这种独特一方面体现在用户属性上。相较于捞月狗当年依托单一爆款与用户在一款游戏里游戏时长高达几个小时不同。偷星猫将目光对准了STEAM平台上的重度
相较于昔日依托于爆款《魔兽世界》而异军突起的捞月狗,他们新推出的“偷星猫”平台显得多少有些独特。这种独特一方面体现在用户属性上。相较于捞月狗当年依托单一爆款与用户在一款游戏里游戏时长高达几个小时不同。偷星猫将目光对准了STEAM平台上的重度用户,只是这种重度并非是指单款游戏时长。而是一种对于游戏的态度。“在STEAM上总有用户不断的寻觅新游戏,好玩就多玩一些时间,不好玩就用最短的时间离开,偷星猫满足的就是这部分用户的需求”——捞月狗CTO王琪这样解释这一平台的用户逻辑。只是,在这个思路之下又一个问题与之而来,当年的捞月狗社交属性依托于公会这样的链条,但今天的偷星猫既然针对于STEAM,自然没有公会这样的链条。对此王琪认为,二者时代不同,逻辑也不尽相同。偷星猫想做的其实不是爆款起势之后的用户痛点解决,而是将这一过程前置。给用户提供好玩的游戏的同时获取稳定的用户群体,而在这之后一旦形成爆款,其价值不可估量。在这一思路下,偷星猫的成功关键点看起来在于保证对于游戏推荐的眼光,而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一些商业合作。而对于王琪来说,这恰恰是过往捞月狗六年来的最值得自豪的地方:“捞月狗成立六年,最值得自豪的事情,其实是我们守住了初心。”——而这也是其最大的收获。捞月狗CTO王琪以下为采访实录:Q从2016年开始,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关注STEAM这个平台,包括偷星猫也是如此。那么今天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大家关注STEAM,究竟在关注这个平台的什么?A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去解读。第一是如此之多的从业者关注STEAM上下游的内容、题材以及用户群,其实本质上都是奔着利益去的。这里面又分两个点,一是从PC分发领域来说,STEAM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好的一个平台,他在上面聚拢了一批游戏领域最优质的用户。而对于发行或CP来说,由于STEAM的特质吸引了这批有价值的用户。同时也使得一些轻量的中小型游戏研发商、发行商聚拢到这个平台上,这是一个双向吸引的过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kxjg6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