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当了大冤种?西安人的餐桌,正变得千篇一律_中餐_味道_速食

十年前,妈妈们会说,“我儿子是吃我亲手做的菜长大的”。 也许十年后,妈妈们会说,“我儿子是吃我亲手热的预制菜长大的”。 预制菜,“厨房黑洞”的救星,餐馆降本增效的利器。 免洗、免切、免制调料,让厨房小白实现“做饭自由”;简化了繁琐的买菜、

十年前,妈妈们会说,“我儿子是吃我亲手做的菜长大的”。

也许十年后,妈妈们会说,“我儿子是吃我亲手热的预制菜长大的”。

预制菜,“厨房黑洞”的救星,餐馆降本增效的利器。

免洗、免切、免制调料,让厨房小白实现“做饭自由”;简化了繁琐的买菜、洗菜、切菜、烹制步骤,撕开包装复热一下就能吃。如此简单省事,可以有效节省人力成本、压缩出餐时间,正好契合了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所以预制菜遍地开花,正在占领外卖和堂食。

商家提升了效率、压缩了成本,用户节省了花费与时间,看似很美好,但也有人稍有微词——这种和注重新鲜的传统饮食习惯南辕北辙的“妈见打”速食,终将会使得中餐失去灵魂,改变中国人的味蕾。

有人说,不要点那些没有门店的外卖。那些从点单到出餐只需要5分钟的外卖商家,没有真正的后厨,没有新鲜的食物,只有给半成品和预制菜加热的操作台。

但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用户们日常下单的外卖中有70%来自预制菜。

所以,你的精挑细选只是徒劳,因为大部分商家卖的菜品,无论是大品牌还是小餐馆,几乎都是一个味道。

午饭点的卤肉饭或是酸菜鱼,很可能是加热过后的冷冻速食。甚至看起来很高档的黑松露河虾仁、松鼠鳜鱼这些菜品,也是只需要经过简单加热即可。

如果是堂食的话,甚至还不如去小馆子,毕竟小馆子还有概率是现切现炒,而大品牌几乎都是预制菜——部分头部中餐快餐公司的预制食品占比能接近 100%,例如真功夫,而西贝莜面村、小南国的预制餐食占比也达到了 85% 以上。

随着预制菜不断“入侵”餐馆,不同的餐厅吃起来味道雷同,没有了锅气。消费者付出了现炒的价格,结果吃到的是廉价的加热流水线速食。难免让人心里不爽:如果都是预制菜,我为啥不自己买自己加热吃呢?图你加热速度快、图让你赚差价吗?

毕竟出门吃个饭,目的是新鲜的食材和大厨独特的手艺,哪怕有些瑕疵呢?结果你告诉我菜是上个月做好的,主厨是微波炉,任谁都觉得自己是“大冤种”。

而且,在“流水线做菜”的侵占下,传统中餐厨师的作用进一步降低。毕竟只要掌握了撕包装袋的手法、微波炉的使用方法或其他简单的加工技巧,谁都能成为“大厨”,餐馆还愿意养着要耗费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培养的厨师吗?

而随着厨师逐渐减少,因非标准化而富有魅力的中餐必将变得千疮百孔,私人的、新鲜的佳肴就会更加式微,“妈妈的味道”更加难以寻觅,只有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味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M7O7wD.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