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1954年他留学波兰,半世纪后他“还原”肖邦

林洪亮研究肖邦长达半个世纪, 写出了近40万字的《肖邦传》。 •林洪亮:还原一个真正的肖邦 导读:2010年是波兰音乐家肖邦诞辰200周年,中国著名的波兰文学翻译家林洪亮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了长达近40万字的《肖邦传》,并翻译了《
原标题:1954年他留学波兰,半世纪后他“还原”肖邦林洪亮研究肖邦长达半个世纪,写出了近40万字的《肖邦传》。•林洪亮:还原一个真正的肖邦导读:2010年是波兰音乐家肖邦诞辰200周年,中国著名的波兰文学翻译家林洪亮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了长达近40万字的《肖邦传》,并翻译了《肖邦书信选》。林洪亮认为国内读者对肖邦有误解,他希望还原一个真正的肖邦。林洪亮与肖邦的缘分始自1954年。那一年,他和同学一起到了华沙。他们是波兰正式迎来的第二批留学生。波兰共青团中央、学联的工作人员都前来迎接并向他们献花,仪式很隆重。晚上,接待方举行宴会招待他们,并请他们去看歌剧。当时的林洪亮和同学都是“土老帽”。大家刚离开中国,而且很多留学生都是从穷乡僻壤出来的人,听洋歌剧就像外国人听中国的京剧。大家旅途劳顿,按规定又不能打瞌睡,大家感觉简直是“活受罪”。1955年华沙大学开学典礼,校方邀请傅聪到场,演奏了几首肖邦钢琴曲。林洪亮渐渐得知,肖邦原来上中学的地方,就在华沙大学。华沙大学对面,也是肖邦住过的地方。离华沙大学不远的圣十字教堂中间的一根方柱里,放着肖邦的心。在波兰学习期间,林洪亮听到了很多由肖邦创作的音乐。从那个时候起,林洪亮对肖邦产生了兴趣。从波兰留学回来后,林洪亮主要从事波兰19世纪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撰写《密茨凯维奇》的时候,因为涉及波兰浪漫主义文艺,他也开始逐步了解肖邦。从此,林洪亮就有意识地收集肖邦的资料。每次到波兰,他都留意有关肖邦的图书、唱盘、CD。国内有关肖邦的图书、资料,林洪亮几乎全部都找到了。对这些图书、资料、书信大量研读之后,林洪亮发现,之前出版的中文书里,大都把肖邦描述成一个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沉溺于自己的疾病,敏感,甚至有些神经质的人。这些说法与林洪亮通过波兰文献资料了解到的肖邦完全不一样。因此,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写一部扎实、可信的《肖邦传》,让中国读者了解一个真正的肖邦。正如我们所见,他完成了自己的夙愿。【三面肖邦】01A面悲愤、激昂、向上“肖邦的父亲是法国人,从小教他说法文,他的法文和波兰文一样好。但是,只要有一段时间不说波兰文,他就很不自在。当时,法国很富裕、强盛,波兰弱小、贫穷。肖邦也可以说自己是一个法国人。但他从来都说自己是波兰人,这也是‘子不嫌母丑’。”林洪亮说。从7岁开演奏会开始,肖邦频繁参加为穷人举行的义演。在他30出头到巴黎之后,每年的12月,都要参加为流落巴黎的波兰侨民义演。而且,肖邦是音乐会的组织者之一。他利用自己的名声,请到李斯特等很多著名音乐家参加义演,筹集捐款。肖邦非常仇恨俄罗斯的沙皇,波兰亡国后,沙皇希望他去做宫廷钢琴师。肖邦对此嗤之以鼻,根本不屑一顾,他不愿意做亡国奴。1848年,肖邦来到了伦敦。本来他就没有多少积蓄,教课和沙龙演奏收入微薄。有一次,他在外地收到了“波兰人之友文学协会”主席斯图尔特的来信,斯图尔特盛情邀请肖邦参加由协会为波兰侨民举办的慈善晚会。有着强烈爱国心的肖邦,对于这样的慈善活动从不拒绝。10月31日,肖邦回到了伦敦。刚回来不久,他就患了重感冒,头痛,呼吸困难,在床上躺了18天。11月16日,盛大的慈善晚会在基尔德哈尔举行。肖邦被扶上舞台后,抱病演奏了多首乐曲。谁也没有想到,这是肖邦最后一次公开演出。演奏一结束,肖邦就回家了。整夜他都不能入睡,除了喘气和咳嗽,头痛也很厉害。好几位医生认为,他的肺痨已经到了晚期。不久,他回到了巴黎。1849年10月17日凌晨两点钟,这位著名的钢琴诗人以39岁零7个多月的生命离世。如大家所知,波兰亡国之后,波兰的起义很多,但是,每一次起义都遭受了失败。林洪亮认为,所有波兰诗人的内心都很痛苦。“悲伤蕴藏在波兰诗人的诗歌里,有人极端地悲观、绝望。但是,肖邦是悲愤、激昂、向上的。”林洪亮说,“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02B面受爱神眷顾的艺术家1831年,21岁的肖邦来到巴黎。他俊美的外貌、文质彬彬的举止、优雅的风度深得巴黎贵夫人和名门淑女的喜爱。在他的学生中,有克马尔伯爵的三个女儿。大女儿德尔菲娜有沉鱼落雁之美且善于交际,18岁就嫁给一位花花公子,几年后分居了。德尔菲娜有强烈的征服欲,凡是她看上的男人非搞到手不可。两人之间很快传出绯闻。尽管没有成为眷属,但肖邦生活拮据时受过她的暗中接济。肖邦弥留之际,德尔菲娜特意从外地赶回巴黎,并为肖邦唱了他最喜欢的歌曲。1835年9月,肖邦和他童年的朋友马利亚相遇,两人堕入爱河。11月,肖邦大病一场,医生认为是肺炎。12月初,肖邦终于痊愈。1836年,肖邦和马利亚及其家人一起过了一个月。直到快分别的时候,肖邦才鼓足勇气,结结巴巴地向马利亚求婚,马利亚同意了,她的母亲说,要得到她父亲的同意才能算正式订婚。到了1837年2月,肖邦又生病了,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星期。之后,肖邦再也没有接到马利亚的来信。因为她的父母担忧肖邦的身体会过早给女儿带来不幸,加上当时还传来肖邦与作家乔治·桑交往的消息(实际上,两人当时并无男女之情),这场婚事因此告吹。肖邦与乔治·桑有过多次接触。后者很快迷上了肖邦,而肖邦对她“似乎有些害怕”。当时,乔治·桑的名望正在蒸蒸日上,但其淫逸放荡也很出名。在1837年,乔治·桑多次想方设法去结交肖邦,他却不为所动。7月,乔治·桑终断了和其他情人的关系,以温柔多情而又善于体贴的姿态去追求肖邦。肖邦逐渐消除了对她的反感,而她作为一位懂得音乐的女作家,让他有知音之感。34岁的乔治·桑和28岁的肖邦成为了情人,他们的关系一直维持了9年。肖邦与乔治·桑的关系结束之后,苏格兰女人斯特林出现在他身边。每当肖邦卧床不起时,她就成了他的看护。然而,肖邦再也不敢坠入爱河了。他接受斯特林的照顾,但坚守“友谊就是友谊”的原则,而斯特林对肖邦的爱恋一直没变。肖邦去世后,斯特林无偿借给肖邦的姐姐路德维卡5000法郎作为葬礼费用。她买下了肖邦的大多数遗物运回了苏格兰,放置在肖邦住过的古堡里,创立了肖邦纪念馆。03C面友谊和信仰巴黎是启蒙运动的发源地,当时也是欧洲的思想和文化中心。1840年12月22日,与肖邦交往8年的忘年之交,大他12岁的波兰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密茨凯维奇在法兰西大学持续四年的斯拉夫文学讲座首次开讲。在讲座头一年,肖邦、乔治·桑和其他朋友都是密茨凯维奇的热心听众。到了1842年夏天,密茨凯维奇接受了安·托维安斯基的神秘宗教主义学说,并在他的讲座中开始宣扬这种宗教学说,肖邦便再也不去听他的讲座了。安·托维安斯基从瑞典神学家斯维登堡等人的学说中东拼西凑,形成他的一套宗教道德体系。1841年夏天,安·托维安斯基再次来到巴黎,选择了密茨凯维奇、斯沃尔瓦茨基等著名诗人作为突破口,尽管他费尽心机,在巴黎信奉他的人最终也未能超过80人。在肖邦看来,安·托维安斯基是神经错乱,而密茨凯维奇等人的结果会很糟糕,事实正如肖邦预料的那样。在密茨凯维奇迷失的这段时间里,肖邦和他的交往没有以往那样密切。但是,他们之间的友谊仍然牢不可破,肖邦仍旧非常尊敬这位波兰伟大诗人。■人物简介林洪亮,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2000年获得波兰总统颁发的“十字骑士勋章”。著有《肖邦传》、《波兰戏剧简史》、《显克维奇》、《密茨凯维奇》等,译著包括《夜往何处去》、《人民近卫军》、《十字军骑士》等,主编《东欧当代文学史》等,并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十多种辞典撰写波兰文学词条。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4wDzL5N6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