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传情剧目︱《螺蛳姑娘》:民俗斗情、对歌斗智、解题斗法

《螺蛳姑娘》 壮剧《螺蛳姑娘》系由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集体创作,周冠鳌、李贵思和黎方执笔。该剧叙普厅河里的螺蛳姑娘向往红尘生活,爱上渔民阿甲并与之巧结良缘。富州土司欲娶美丽的螺蛳姑娘当第14个老婆,皆被她妙语驳回。土司蛮横抢亲,忍
原标题:剧目︱《螺蛳姑娘》:民俗斗情、对歌斗智、解题斗法《螺蛳姑娘》壮剧《螺蛳姑娘》系由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集体创作,周冠鳌、李贵思和黎方执笔。该剧叙普厅河里的螺蛳姑娘向往红尘生活,爱上渔民阿甲并与之巧结良缘。富州土司欲娶美丽的螺蛳姑娘当第14个老婆,皆被她妙语驳回。土司蛮横抢亲,忍无可忍的螺蛳姑娘便搬来河水,水淹土司。这出戏最能吸引人的意趣,主要表现在民俗斗情、对歌斗智、解题斗法这“三斗”之中。三月三陇端节壮家五色糯米饭先看民俗斗情。全部故事开端选择在三月三日,正是壮家人一年一度的陇端佳节。青年男女们都弹琴唱歌,打伞划船,来到普厅河聚会。人间的歌声笑语回荡在春水绿波之上,姑娘小伙的倩影倒映在普厅河中,使得螺蛳姑娘顿生羡慕之心:“他们成群游水面,唯我一人孤单单”。正是在此时此景、此情此态的氛围中,那位家贫欠债不玩不耍、礼数周全、勤劳忠厚的阿甲才闯入了姑娘的心田。摘一根青草化为小船,螺蛳女再三横撞那赔礼不迭的阿甲,深为其“趁着春江河水暖,多打鱼儿卖街前”的淳朴劲儿所感动,满腔相思之情映入了姑娘的心中。而好色成性的土司,再三调弄螺蛳姑娘,“我们前世有缘份,今世相逢陇端街,请到我府坐一坐,老爷对你有招待”,想把这天仙美女娶为第14房。然而世事就是这般奇怪:面对有钱有势、有“情”有“意”的土司求婚,螺蛳女却不屑一顾,当场把老爷的船掀了个底朝天,让老爷们尝尝“落汤鸡”的味道。而无钱有债、无意留情的阿甲穷小伙却得到了姑娘的青睐。螺蛳女从此每天秘密为阿甲做饭,直到阿甲在一天装睡后才得以相抱姑娘,定亲成婚。在民俗氛围中有意无意的斗情,终以无心偶得的阿甲取胜。↑壮剧《瑶娘》←壮剧《农家宝铁》再看对歌斗智这一壮家人传情表意的普遍方式。其实阿甲与螺蛳女的全部恋爱诉情活动,都是靠对歌展现出来的。且看下面两则对歌:天上星星亮晶晶,地方芭蕉叶儿青。相交好比芭蕉树,从头到尾一条心!刀砍河水砍不断,日头晒河河不干!哥心妹心一条心,生生死死永相连!这样的唱段,是可以列入中国名诗之林的。至若阿甲与螺蛳女的盛大婚礼,也是由群众一方与小夫妻一方的对歌对舞烘托而出的,充分体现出“亲帮亲来穷帮穷,一人有事大家忙”的融洽民情。虽然群众与小夫妻的对歌也不乏提问答问,但土司老爷到来后的刁难答难等斗智活动更有戏剧性。土司先让姑娘答歌,答不出来就要到衙门当太太:“一要织布天样宽,二要酒有河水多,三要肥猪山样重,四问老爷头有几多斤?”螺蛳女的答歌分别是:“要布有天一样宽,你先用尺去量天”,“你先量水有多少,照样量酒老爷喝”,“你先量山有多重,照养山样的大肥猪”,“老爷人头有一斤,不信割下称一称”!对歌土司在对歌斗智失败后,又与姑娘设下解题斗法圈套。他要姑娘完成线穿蚂蚁鼻、灰土搓长绳和染山半黑黄三大难题。“若能办到,老爷就让你二人成亲,永不干扰”,倘若不成,便须给他去当第14房。姑娘一口答应之后,乡亲们纷纷为之担忧发愁,劝小夫妻赶快出逃。螺蛳姑娘却稳如泰山,第二天如约进得土司府。土司见姑娘冷若冰霜,以为是姑娘吃醋,遂将13个老婆通通解散,打发回家,大唱“如花似玉的美姑娘,日夜想你想断肠”的发情之歌。等到前两道难题完成后,土司这才面如土色,单看大山如何染得半黑半黄。哪知姑娘早已让阿甲等人将大山一半烧焦成黑色,一半砍光现黄土!土司陪了那么多夫人,又要败在美女手中,便急令兵丁动武。岂料螺蛳姑娘也出个了小小题目:只要你老爷喝干小小螺蛳壳的水,“我与你立即拜堂”。土司急忙接过螺蛳壳饮水,结果壳中喷涌出了大河流水,将土司衙门与老爷班头们尽皆淹死,“云消雾散四山晴,春光常在花常好”,壮家人的岁月就像阿甲、螺蛳姑娘的美满姻缘那样,情常在,人常乐,笑口常开,歌声频传。螺蛳壳里做道场“三斗”的巧妙设置,既使本剧妙趣横生,亦使人物性格带有单纯和夸张的特点。历经艰险终获团圆,这正是这出婚恋正剧的审美历程。壮族、壮剧,原作僮族、僮剧。本文摘自谢柏梁老师所著《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一书,图片均摘自网络。在此感谢作者及图片的拍摄者与共享者!End轮值|虎豆哥3号-狒狒;主编|悦悦↓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Gxk7r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