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感爽滑,越吃越想吃的石锅鲍汁红薯粉_粉条_手工_潜江

作者:余胜海 红薯粉条绝对是我们日常餐桌的最佳配菜,不管是炒菜、炖菜、涮火锅、还是简单的酸辣粉,都离不开它的身影。我对红薯的记忆是从童年记事时开始的。我的家乡湖北随州盛产红薯,俗名红苕。那时,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就把红薯蒸熟后当饭吃。母亲常说

作者:余胜海

红薯粉条绝对是我们日常餐桌的最佳配菜,不管是炒菜、炖菜、涮火锅、还是简单的酸辣粉,都离不开它的身影。我对红薯的记忆是从童年记事时开始的。我的家乡湖北随州盛产红薯,俗名红苕。那时,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就把红薯蒸熟后当饭吃。母亲常说,“红苕半年粮”。后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母亲偶尔买点手工红薯粉条煮肉吃,红薯粉条炖肉,Q弹爽滑锁汤汁,越吃越想吃,那真是一种奢侈享受!

潜江虾皇石锅鲍汁红薯粉

所以我从小对红薯粉条情有独钟。长大之后,我经常去餐馆吃凉拌粉条、蚂蚁上树、猪肉粉条。记得我们报社对面有一家小餐馆,蚂蚁上树是我必点之菜。

蚂蚁上树这个菜名很有想象力,肉末和粉条结合在一起,肉末贴在粉条上,肉末就像小蚂蚁爬在树上,蚂蚁上树是很有名的川菜,又是很多家庭都喜欢的一道家常菜。蚂蚁上树要用豆瓣酱和小米椒等调料,蚂蚁上树色泽红亮,粉条爽滑,不粘不坨,肉末鲜香,非常好吃。

尤其是手工红薯粉条,搭配任意食材,都能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后来,红薯粉条成为故乡的记忆和连绵不断的思念。

但是随着人们口味的不断变化,近年来创新菜品非常流行,也很受欢迎。

有人说,真正的厨师,不是在试制新菜,就是在创作新菜的路上。而注重创新的湖北潜江虾皇实业公司的大厨们,擅长多菜系结合,他们或是洋为中用,或是巧妙融入其它菜系的制作手法,或用现代流行烹饪技艺改造传统菜品,令菜品显得创意非凡,赋予美食全新的生命力。该公司推出的“石锅鲍汁红薯粉”就是这样的一道创新菜,是食客进店必点美食。

2022年7月,我到潜江虾皇采访,有幸品尝到了特色美食——石锅鲍汁红薯粉,令人赞不绝口!

这个菜选用陨阳农村手工红薯粉条,加上农家腊肉、金华火腿、扣肉、鲍鱼汁和特制的高汤一起烹制,薯粉久煮不烂,很有劲道,汤汁浓稠,味道鲜美滑爽,融合了韭菜、腊肉、扣肉、鲍鱼汁等多种香味,既是菜也可以当主食,成为虾皇的一道招牌菜。

好食材成就好味道,陨阳手工红薯粉是这样炼成的。十堰陨阳生产的手工红薯粉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每年入冬以后,当地农民不约而同的采用传统的手工技艺漏粉条,将漏出来的红薯粉条用竹竿上架挂起来,粉条在阳光照射下晶莹透亮。经过一夜冰冻上凌,第二天太阳出来慢慢化开,粉条返酥,晾晒风干后,便可以打捆包装,供自家食用或出售。

手工红薯粉条

手工红薯粉条一定要在数九寒冬的“极致”气温下才能掀起“破茧成蝶”的高潮——天气只要冷,气温只要低,刚出锅的粉条才能一丝丝完美蜕变成型。气温高的时候,反倒不适宜做红薯粉条。

手工红薯粉条光滑圆润,口味独特,是农家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当地农民就开始制作粉条。手工粉条制作工艺繁琐,需要将红薯清洗后,再经过磨粉、水煮和晾晒等十几道工序加工而成。

手工红薯粉条承载了郧阳几代人深刻记忆的食物,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是再熟悉不过的美食。手工制作的粉条虽然没有机器制作的粉条美观,看起来有些粗糙,但是它不含任何添加剂,还保留了红薯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成份,口感更爽滑,吃起来放心。

这道菜的精妙之处在于石锅。石锅,源于古代的石器时代,既是炊具又是盛器。石材做锅,与铁锅、铝锅等金属材质相比,加热更为温和,不容易烧糊食物,石锅的高温不仅能进一步激发食材自身的香味,还能吸干多余的汁水,恰到好处的时候食用,更有一种复合的味道,堪称一绝!

石锅由天然花岗岩精心制作而成,防刮耐磨,质地硬实。导热均匀,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天然保健物质与食物的滋补功效相结合,营养也更加丰富,而且烧热后保温时间更长,在无火状态下保温30 分钟。同时,石锅的高温能够让鲍汁红薯粉的鲜味与香气充分激活,食物在石锅中经加热解脂后,鲜味独特,香气更加浓厚。

潜江虾皇石锅鲍汁红薯粉

尤其是在冬季,热乎乎的菜肴最吸引客人,正如俗话所说:“一热顶三鲜”。热食,吃起来更加美味可口。

石锅鲍汁红薯粉上桌时,热气滚滚,滋滋作响,香气扑鼻,顿时让人食欲大增,就餐的氛围也更加浓厚,带来一种返璞归真的沁心感受。而且这道菜,色香味形具全,给人带来视觉、嗅觉和触觉的快感!

我用筷子挑了一碗,顾不了热烫,大快朵颐起来。粉条吸饱了汤汁,柔韧性强,条形均匀,烂而不断,晶莹剔透,细腻爽口,汤汁浓稠,鲍汁的鲜美与红薯粉的醇厚完美融合,浓郁诱人的香气,让人口舌生津,直入心脾,更有一股销魂的味道充盈唇齿,满满渗透,吃后还有一点点沾嘴巴,过瘾至极。

潜江虾皇石锅鲍汁红薯粉

我留意到,这道菜上桌40分钟后,石锅里仍然冒热气,这热气就是人间的烟火气息。热食,是中国饮食的一大特色。有热气的菜肴更好吃,在味觉上更加丰富,也更鲜美。

关于石锅鲍汁红薯粉的由来,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2018年冬季的一天,潘红羽带领团队去武汉考察,中午在一家餐馆吃到了一道红薯粉,风味独到,口感绝佳。他问餐馆老板这红薯粉是在哪里买的?老板告诉他,这种红薯粉是十堰郧阳农民用手工制作的。当天下午,他冒着严寒,驱车600多公里,赶到“红薯粉条之乡”的陨阳茶店镇,找到了当地生产红薯粉的农民。潘红羽看到很多农家稻场里挤满了帮忙漏粉条的人,男人们站在锅边架瓢、漏粉,妇女们有条不紊地把入锅的粉条过水、清洗、晾晒粉条,场面蔚为壮观。在观看了手工制作红薯粉的全过程之后,晚上又吃了一顿红薯粉,并赞不绝口,表示要大量订购他们的手工红薯粉,用手工红薯粉打造一道独一无二的美味佳肴。

回到潜江后,潘红羽带领团队经过反复研究探索。为了让这道菜更好吃,他跋涉一千多公里,到浙江找到了一种纯天然的石锅,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这道全国首创的“石锅鲍汁红薯粉”于2020年7月横空出世。

《寻味人间》作者余胜海

“石锅鲍汁红薯粉”推出后就一炮走红,成为虾皇十大招牌菜之一,俘获了众多食客的味蕾。这道菜诠释了“虾皇人”对美食追求极至的匠人精神。

“石锅鲍汁红薯粉”的制作流程与众不同,先将薯粉烹制好后,倒进已经加热到一百多度的石锅里,瞬间热气升腾,汤汁翻滚,发出滋滋的声音,美味的灵魂便呼之而出。一个不起眼的石锅,竟然带来了有“锅气”的人间至味。每当这道菜上桌,就是食客们最享受的时刻。

我来到后厨,看见一位厨师正拿着一把铁钩把烧热后的石锅钩起来放在木制的托盘上,手指快速接触,又瞬间离开,像极了迫不及待要从火堆里抢红薯的小孩子。

由于石锅温度高,为防止薯粉接触高温后变糊,厨师在制作时就一次性加足了鲍汁和高汤,让石锅的热温吸收和散发汤汁。

鲍汁是这道菜的灵魂。鲍汁是用老母鸡、排骨、金华火腿、猪手、生蚝等原料经过十多个小时熬制而成,味道香浓,是复合型的调味汁,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胶原蛋白,以及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多种美味的融合体,用鲍汁做的菜味道非常美妙,让石锅鲍汁红薯粉成为食客们不容错过的一道美食!

石锅鲍汁红薯粉倍受食客们的青睐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食材和烹饪方式里蕴藏的当地的风土民情与饮食文化的传承创新;在于这道美食中传递出的直抵心灵的力量;在于人们品尝这道美食时的幸福感与充盈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N6NKE9lr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