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寿河南文博“泰斗”咋恁高寿有场茶会这么说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今天这届茶会人最多,将近40人一半以上都八九十岁了,我看,没有一个人拄拐棍,没有一个人坐轮椅,没有一个人需要护理,看到这个情况,我很高兴!”9月12日,主持人90岁的王润杰慷慨激昂、洪亮有力的声音拉开了第五届2018年河
原标题:河南文博“泰斗”咋恁高寿有场茶会这么说河南县域经济网讯:“今天这届茶会人最多,将近40人一半以上都八九十岁了,我看,没有一个人拄拐棍,没有一个人坐轮椅,没有一个人需要护理,看到这个情况,我很高兴!”9月12日,主持人90岁的王润杰慷慨激昂、洪亮有力的声音拉开了第五届2018年河南省文博老同事保健茶座联谊会的帷幕。“下面由茶会发起人,94岁的老寿星刘东亚先生发言,介绍筹办茶会的情况。……”王润杰、刘东亚都是著名的河南省第一代考古专家,对我省文物考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们的倡议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博物院、省古建所、省文物局、省文化厅、郑州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退休专家学者欢聚一堂,说说笑笑,热闹非凡。茶会老会员任常中、郝本性、张家泰、赵青云、杨育彬、曹桂岑、张秀英、张为民以及新会员周君林、周桂祥、冯百毅等人在会上发言,围绕着保健养生,回顾过往的峥嵘岁月,品味当下的多姿多彩,畅谈深厚革命情谊,交流各自人生感悟,共话养生保健良策,展望明天生活的美好。“我从退休这些年总结了一个顺口溜”,原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副书记周桂祥才气不减当年,“心态平和,知足常乐;淡泊名利,不计怨恨;少荤多素,坚持走路;找点事做,不要闲着;干活悠着,不能累着;广交朋友,经常交流;常用脑手,戒烟限酒;行善积德,笑口常开。以上所谈,都是良言,牢牢记着,健康长寿。”原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郝本性一向以治学严谨著称,为参加这一年一度的茶会,他提前准备,发言时着重从尊老报德的角度畅谈了自己的人生感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老同事韦青川把这个茶会比做“幸福大家庭”里的一个聚会,说:“就像回到了意气风发的少年,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老领导们又年轻了,我们还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并祝前辈们发挥余热,造福桑梓,万事顺遂,开心快乐,让夕阳更美好。“笑一笑十年少”,原河南省博物院老同事张为民认为,“身体健康是1,其他的名利、财富全是0,身体跨了,1没有了,就啥都没有了。作为老人要尽可能忘记生活中的各种烦恼,选择性地记忆过去和现在的快乐。”安阳有殷墟,郑州有隞墟。据了解,这样的茶会从2015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以往4届茶会均在郑州市城东路隞墟旅游点召开,因升级改造,今年茶会改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工作站举行。记者在茶会上了解到,这些被誉为“河南文物考古界的大熊猫”的“国宝级”专家退休之后,撰写论文论著,整理回忆彔、为单位献计献策、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据黄委会退休干部、文物鉴赏家周君林介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赵青云先生编著的《汝窑新论》今年8月19日在北京召开新书发布会,该书汇集了对汝官窑新近的研究成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我国文物大省,河南近年来文物考古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这让老一辈文博工作者倍感自豪。原省文物交流中心的张秀英女士告诉记者,“其实我们时刻关心的还是文物考古有什么最新发现,文物保护有什么最新技术,中华文化怎样更好地传承发展。这也是我们这些老同志永葆青春最大的动力。”“心情好人不老”。在联谊会现场,记者深深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向善向上的“朝气”,也领悟寻找到了绿树长青的“真谛”。(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崔军廷通讯员李秀萍蔡强图)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3QpR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