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岭南 尝鲜斗门_白蕉_美食_美味

肥美的白蕉海鲈正在准备出塘,跃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粤菜师傅在烹饪白蕉海鲈。 重壳蟹是蟹中珍品,结实饱满、肉厚膏黄。 美味的禾虫菜品。 斗门莲藕迎来丰收。 斗门东湖村土壤肥沃、水质良好,种出的莲藕个大、口感香甜,受到市场的青睐。

肥美的白蕉海鲈正在准备出塘,跃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粤菜师傅在烹饪白蕉海鲈。

重壳蟹是蟹中珍品,结实饱满、肉厚膏黄。

美味的禾虫菜品。

斗门莲藕迎来丰收。

斗门东湖村土壤肥沃、水质良好,种出的莲藕个大、口感香甜,受到市场的青睐。

在斗门一餐厅,富有本地特色的美食深受食客欢迎。

这是一年里最具风味的时节。

中秋过后,唤起人们关于“秋”的记忆。“食物是最好的媒介”,秋的记忆总是与食物有关。

这是一年里最值得“品味”的时刻。大地即将休养生息,氤氲多时的道地食材纷纷上市,展露出肥美的形态。

茶楼食肆,街头小吃,汇聚成美食江湖。传统粤菜以“鲜”著称,食材是鲜味之源,大山大海之间的岭南之秋,无数的山珍海味挑逗着人们的味蕾。

这是一道寻味岭南的大门。在珠海斗门,大江、大山、大海碰撞交融,带来丰沛的河鲜海鲜,聚满生生不息的热望,为人们打开了一道寻鲜岭南的大门。

寻味岭南,寻找的是鲜味之源,而斗门正是广府粤菜鲜味食材的重要供应地。

每逢秋分时节,在斗门金色稻田里,在退潮后的海滩泥沙里,就窜动着无数浑身毛茸茸的家伙,或青,或红,或黄——被当地人称为“水中黄金”的禾虫,到了收获的季节。

秋风起,蟹正肥。吊足人们一整年胃口的“斗门第一蟹”——重壳蟹,也到了生命的关键时刻,旧壳将去,新壳将生,两壳上下重叠并存,其新壳软肉可食,肉厚膏肥。

这也是独爱鲈鱼的范仲淹最惬意自在的季节。斗门白蕉的万亩鱼塘,增氧机“嗡嗡”声此起彼伏,不时洒进塘里的饲料,瞬间就被海鲈争抢消化。

从初春到深秋,从清晨到日暮,肥美的白蕉海鲈正在准备出塘,跃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尝鲜斗门,寻找的是传承和创新。固守非遗美食传统,又不断推陈出新,这是广府粤菜不断前进的关键。融入预制菜浪潮,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随着斗门预制菜产业园的加快建设,在自动化智能设备的科技加持下,白蕉海鲈深刻融入自动化、数字化浪潮。斗门人由此将美食带到了全世界,带入了生活和工作中,在享受美味中寻找合作;越来越多人来斗门开启美食之旅、分享之旅、合作之旅。

尝鲜斗门,寻找精心制作美味的匠人。在斗门,美食不仅仅是形而下的,更是形而上的,是一种精神和境界,是庄子所谓的庖丁解牛。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懂得美味的人——仅乾务一镇,从事厨师职业的便逾230人,分布在海内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与追求。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林郁鸿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mwx3ZnLr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