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有哪些广东新增17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批革命文物“高频亮相”

南都讯 记者董晓妍 实习生梁小容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共174处。 据悉,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迄今为止广东省获评数量最多的一个批次,涉及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
原标题:广东新增17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批革命文物“高频亮相”  南都讯记者董晓妍实习生梁小容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共174处。据悉,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迄今为止广东省获评数量最多的一个批次,涉及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5大类。据悉,目前广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86处,水下文物保护区2处。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增的174处省级文保单位中,革命文物有25处。南都记者现场打卡广州江门两地革命文物点,重温革命沧桑岁月。赤岗南楼:七层老楼见证七烈士“血色沧桑”著名侨乡江门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本次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多处落在江门,其中就有赤坎南楼和周文雍故居。傍潭江而起,邻七烈士故居,赤坎南楼位于赤坎镇南楼村委会腾蛟村的南楼纪念公园里。赤岗南楼记者到达公园,远远便看到如擎天柱拔地而起的南楼,泥灰色的混凝钢筋水泥建筑墙上有些斑驳,墙上有规律的窗户,还有数不清的小孔。这是一座1913年建成、为七层钢筋混凝土的乡村防御性建筑,高19.06米,占地面积28.46平方米,建筑面积180.2平方米,楼门为铁制,每层开窗并设有枪眼,第六层为瞭望台。进入楼内,空间狭小,只不到30平方米,十多个人站在一起就显得拥挤。一共七层,每层陈列了不同的内容,有七烈士抗战故事,有还原七烈士在南楼内的起居场所,每层墙上都有一些不规则如拳头大的被保护起来的枪洞,见证着当年抗七烈士抗日的英勇沧桑。南楼内受保护的枪弹洞据了解,赤坎南楼是1913年由司徒氏华侨、侨眷出资建成的乡村防御性建筑。1945年7月16日,为打通从雷州半岛至广州的水上撤退必经之潭江通道,日军3000人分兵三路从开平三埠进犯赤坎古镇。驻守南楼的赤坎司徒四乡自卫队司徒煦、司徒旋、司徒遇、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浓、司徒丙等7名队员固守南楼,视死如归,与日军激战十天九夜。日军久攻不下,向南楼施放毒气弹。七壮士中毒昏厥被捕,最后惨遭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壮烈牺牲。其中自卫队副队长司徒煦在抗战前旅居南洋。虽身处异国仍心系国家,不仅发动同胞捐款支持扩日,还在卢沟桥事变后召集爱国华侨组织扩日志愿队,回国杀敌。“南楼是开平民众抗击日本侵略者,是华人华侨爱乡的历史见证。”赤坎镇文体服务中心主任余徳坚表示,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记忆,在遵从“修旧如旧”的原则上,赤坎南楼分别于1999年和2017年进行了两次大范围的保护性修葺,重点是对文物本体进行维修,并布置南楼七烈士抗日事迹和周文雍革命事迹专题展览,供市民游客参观。据了解,2019年4月,广东省公布第九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赤坎南楼、周文雍故居两处属于革命文物。“现在的赤坎南楼,不仅仅是一个红色革命遗址,更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年经我们文体中心组织,就有近5000人次到访参观。”余徳坚说。此外,记者了解到,南楼纪念公园目前配备了旅游从业人员4人,年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周文雍故居:两个旧式碗柜还原一段“艰苦岁月”在开平市百合镇茅冈宝顶村凤凰里的低矮建筑群间,再走过一条狭窄的小巷,便来到了周文雍的故居。周文雍故居1905年,周文雍生于一个贫穷塾师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多个职务,参加多次革命活动。在大革命失败后,周文雍筹备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因叛徒告密被捕,惨遭敌人酷刑,坚贞不屈。2009年,周文雍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至今保存完好的周文雍故居,使其成长生活的最好见证。这是一间建于清代,为二房二廊一厅的青砖墙、瓦顶建筑,建筑面积仅73.15平方米;现场基本保留或者还原了当年周文雍一家的居住环境。昏暗的室内陈列着不少生活用品,墙角的点油灯,蒙上灰的锅碗瓢盆.....这些就是周文雍年少年用过的、或根据资料和老人讲述,复刻出来的物品——两个旧式碗柜,算是屋里最好的家具。据了解,这座房子是周文雍在高中前居住的地方,一直以来格局未变。据茅冈村委会书记主任周润表回忆,故居在1983年作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过一次修缮。“最近一次大修在2018年。修缮了房屋的外围墙砖以及屋顶,重新描绘了门檐屋檐上的装饰花纹等,于今年初开放。”杨匏安故居:越秀新添“打卡地”人气很旺盛杨匏安旧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杨匏安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也留下了上百位共产党人的革命足迹,成为广州英雄城市的光辉记忆。杨匏安故居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的杨匏安旧居,原为杨家祠,又名“泗儒书室”,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坐北朝南,原为二进三开间,前后座有两廊相连接。当时祠的西边为杨家祠道,紧邻两广总督署(今广东省民政厅),东边为新丰街,前临司后街(今越华路),后边为兵营。现建筑仅存前座,面阔13米,进深9.5米,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2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保护修缮杨家祠工作会议,决定从省政府城乡资源保障工作专项经费中拨出915万元,用于杨家祠现有住户搬迁安置、历史建筑修缮、周边环境微改造以及陈列布展等方面,並明确了相关责任单位。2019年1月7日,经过前期调研和准备,杨家祠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修缮保护工程历时近3个月。4月30日,在各方通力合作下,杨家祠修缮竣工并对外开放,尘封历史得以重现于众。图片:董晓妍实习生梁小容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mwxDOeOw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