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校园霸凌【竺聚焦】面对校园霸凌,我们该做什么?

向校园霸凌 说不 面对校园霸凌,有人选择忍气吞声,有人选择袖手旁观。如果说,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引起人们关注就能解决的,那么校园霸凌一定不是其中的一个。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这个问题的时候,问题就在向一个好的方面发展。 那我们到底应该
原标题:【竺聚焦】面对校园霸凌,我们该做什么?向校园霸凌说不面对校园霸凌,有人选择忍气吞声,有人选择袖手旁观。如果说,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引起人们关注就能解决的,那么校园霸凌一定不是其中的一个。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这个问题的时候,问题就在向一个好的方面发展。那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从《奇迹男孩》这部电影开始说起。男孩奥吉天生脸部畸形,做了27次手术才能正常呼吸、恢复听力。正如大家所预料的,当奥吉一踏入学校的大门,嘲讽欺侮、孤立排挤便接踵而至。也就是说,主角奥吉是一个典型的校园霸凌受害者。但幸运的是,他是典型事件的非典型例外——得益于奥吉自己、父母、学校对待校园暴凌的正确方式。父母无条件的理解与支持面对困境,他们选择站在奥吉的身边,而不是以“上帝视角“冷冷说出“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也不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的过分淡漠的“理性”。他们用温暖的话语鼓励他:“你真的是个奇迹,奥吉”“这是我儿子的脸,我爱它”。他们选择成为奥吉坚实的后盾,当奥吉遭遇欺凌,他们重视,他们行动。当奥吉陷入自卑的泥沼,爸爸悄悄把奥吉的头盔藏起,使他勇敢地直面挫折与人生,妈妈则耐心地疏导他,增加自信。善于倾听与劝慰当奥吉伤心地问妈妈“为什么我会这么丑?”妈妈没有选择沉默和回避,更没有简单粗暴地揭露事实,强迫奥吉接受自己丑陋的现实,而是一本正经地瞎说“你一点都不丑,任何真心想和你做朋友的人都不会觉得你丑,每个人的脸上都有印记,这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地图……”,使奥吉重试了自信与希望。主动关心与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奥吉在学校受欺凌后回到家闷闷不乐,奥吉的父母见状便不断询问奥吉,及时地发现了奥吉的心理问题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作为父母,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校园霸凌的严重性。校园霸凌常常因为被冠上了“校园”二字,让大人觉得不严重。事实上,孩子们的恶,因为缺少了社会约束力,反倒是恶最纯粹本质的样子。我们不知听过多少遍这样的话:“为什么偏偏只针对你呢?”“如果所有人都这样,为什么不想想自己的问题呢?”多少“大人们”依仗着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想当然地草率回应我们的求助;多少“大人们”将校园霸凌归结为“小孩子打打闹闹,不用在意”。言语与精神上的欺凌,如果缺乏足够的重视,很有可能被忽视。于是有多少校园霸凌的受害者无处倾诉,只能独自吞咽泪水,舔舐伤口,甚至发展为严重的抑郁,进而走向深渊。其次,作为父母,也要采取正确的方法。1.家长要时刻留意孩子,因为超过六成的孩子被霸凌后不会告诉他人。观察的内容有:孩子是否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是否突然无缘由地大幅度下降一向不乱花钱的孩子突然索要额外的零花钱对学校、社交恐慌身体出现伤口、衣物有损毁等2.不要用“玩笑”“恶作剧”“淘气”为霸凌者开脱,不要问孩子为什么受欺凌,因为没有人应该被欺凌;3.当孩子被欺凌后,不要采取“淡化事实”的方式,教育孩子“这会使你更坚强“”这没什么”,更不能指责孩子“懦弱“”胆小“,告诉他父母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4.不要鼓励你的孩子报复打击,告诉他要“有与同伴有平等的能力与权力”,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伤害其他人。学校老师若要在正确与善良之间二选一,请选择善良奥吉刚开学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若要在正确与善良之间二选一,请选择善良”,鼓励孩子们给予奥吉多一点关心与理解,与奥吉和谐相处。校长要善良,因为每个人都在苦难中奋斗当欺侮奥吉的男孩朱利安的父母想用金钱摆平问题,并且尖酸刻薄地说“是奥吉的存在影响到了他人”时,校长刚正不阿,坚决要求朱利安停课两天,捍卫了奥吉的尊严。当杰克因朱利安言语欺侮奥吉而与他拳脚相加时,校长虽然因杰克殴打学生给予他停课两天的惩罚,却没有取消他的奖学金,并在给他的信中写道:“我理解好朋友是值得维护的……好好努力吧,好孩子。”在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校园霸凌事件中校方处理事件态度或是闪烁其辞,或是推卸甩锅。校园霸凌事件的背后,往往有成人权力的支撑。不是所有校长都和电影中那样刚正不阿,却有许多家长像朱利安的父母那样动辄以金钱与权力论事。比如几年前引爆舆论的中关村二小事件中,校方“始终认为此事并非霸凌”。霸凌事件的旁观者大多选择沉默与冷眼旁观,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普遍国民心理,是因为害怕卷入事件而受到牵连自然而然会产生的行为。这从侧面反映了学校在对于霸凌事件的处理中,未能保护好受害者的隐私,未能保护好制止霸凌行为的同学的安全,未能保护好勇敢发声的老师的权益。只是一味地将事情压制以维护学校的名声,却未曾真正考虑受害者和协助者所受到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英国教育部门赋予了校长一个权利,就是校长可以根据霸凌者的严重程度给予停学或者永久休学的权利。如果学校能够公正地做到对霸凌者的严惩并同时给予被霸凌者足够的尊严和权利,更多被霸凌的孩子们才有勇气真正的发声。同学杰克杰克应校长和母亲的要求和奥吉成为了朋友,在与奥吉接触的过程中,杰克渐渐地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把他当作了真正的朋友。但杰克为了“合群”,不被同学们孤立,在他人面前说出“没办法是校长要求我这么做的,要是我长成这个样子,我早就自杀了”的违心话,给本就自卑的奥吉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打击。夏洛特夏洛特在发现奥吉的善良后,顶着被小团体孤立的压力,毅然与奥吉成为了好朋友,并带动更多人遵循本心,拥抱奥吉。不由得想到这样一句话:“欺凌的本质,是气氛。”为了合群,我们不得不做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为了合群,我们可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漠视他人的诉求。于是渐渐地,多数成为正义,正义被排挤出界。一种压抑的戾气笼罩在施暴者、受害者和旁观者的周围,吞噬着旁观者的良知——他们变得冷漠而麻木,甚至会转而成为新的施暴者,因为在这样的气氛里,施暴是正义,受害者不可原谅。当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如果我们能够透过幸存者偏差的迷雾,多一份打破群体效应的勇气,那么许多生命不会再逝去,许多闹剧不会再可笑而可悲地上演。那我们作为学生能做些什么呢?不要成为袖手旁观者如果长时间联系不到室友,一定要及时告知辅导员当发现室友情绪异常,经常性神情惊慌、自我封闭时,要尝试与ta进行沟通如果在夜跑时目击校园霸凌,要在保护自身的前提下记住霸凌发生的地点/拍下现场,并向巡逻的安保人员求助如果在校园偏僻处时目击校园霸凌,要在保护自身的前提下记录霸凌发生的地点、人员面貌等要勇于向学校安保处举报霸凌事件避免成为受害者要尽量避免走人迹罕至的小路、夜路等,课外锻炼时尽量选择田径场而不是校内道路增强自信心,充分利用好浙大体艺APP锻炼身体素质如果遭到霸凌,要对家人、同学与安保处充满信心,勇于说出真相,检举恶霸社会社会舆论虽然影片没有关于社会舆论的刻画与描写,但它始终作为一个大背景存在。在现实事件中,大众媒体起到了事件挖掘机与放大镜的作用,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更是显著而关键。因此,主流媒体要发挥好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入发掘,持续追踪校园霸凌事件,提高社会各界对校园安全的关注度,增强维护校园安全的中坚力量。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中有一案就围绕校园霸凌这个话题展开。当一个沉重的话题出现在综艺节目中不会使它变得轻松,却会让它以一种更易接受的形式被众人所理解。这不失为一种呼吁人们重视校园霸凌的方式。法律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对外发布《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2015-2017年校园霸凌事件的施暴者有超过60%为未成年人,有低龄化倾向。而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为:14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显然,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校园霸凌的法律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施暴者不但可以逃过法律追责,而且在事发后常常凭借家庭的社会资源通过转校、出国等方式获得新的身份,开始新的生活,与受害者遭受的打击与伤害不成比例。如何提高校园霸凌的实施成本,是我们都该思考的问题。“你活在光亮里,你就觉得全世界都是光亮”这是来自《悲伤逆流成河》里的一句台词。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还有许多我们无法想象的霸凌确确实实发生着,还有许多受害者的声音不能被听见。解决校园霸凌问题,不在一朝一夕之间,也不会凭借几篇推文、几部电影就能描绘出一幅和谐校园的美好图景。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需要每一个人,从同学到老师、从学校到社会,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去干预、去制止、去追责,而不是逃避现实。每一个孩子生来都可以是善良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去享受童年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有美好的校园不要让校园霸凌成为遮住阳光的阴霾文案|袁瑜阳张翌排版:张翌图片来源于网络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03eqd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