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4年狼会对人有感情吗世上本没有狗,和人有了感情,狼就变成了狗

01 前两天单身税出台,一向不怎么评论社会话题的Rita发了条朋友圈:“要么就做单身狗,要么还不如养条狗”,配图是她养了两年多的萨摩的照片。 我身边有这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宁愿交税,宁愿养宠物,也不愿意养孩子。 近些年来,狗已成为最常
原标题:世上本没有狗,和人有了感情,狼就变成了狗01前两天单身税出台,一向不怎么评论社会话题的Rita发了条朋友圈:“要么就做单身狗,要么还不如养条狗”,配图是她养了两年多的萨摩的照片。我身边有这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宁愿交税,宁愿养宠物,也不愿意养孩子。近些年来,狗已成为最常见的宠物。狗向来被视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玉林狗肉节每年举办,每年都会引起爱狗人士的强烈联名抵制。相比于猪羊,人类对狗的感情确实与众不同。正因如此,那些以人狗温情为主题的电影才能屡屡赚得人们的眼泪。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根据日本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对于小八在教授逝世后依旧每日在车站等候的情节,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但在观看电影时,最为打动我的却是这样一个情节。教授的日本朋友告诉他,秋田犬虽不喜欢接球游戏,但它们与人类之间有种特殊的联系,当有特别的原因时它们会去捡球。(小八与人类之间有种特殊联系)在教授去世的那天早晨,小八千方百计阻止教授去上班,甚至主动和教授玩起了接球游戏。或许它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教授的注意,不愿教授离开。或许它是希望在教授生前完成他的最后一个心愿。(小八捡球)无论如何,这样一个情节设置的背后,是人类对狗是具有灵性的动物这一说法的认同。人类对狗的感情毋庸置疑,但相较于人们对家犬的脉脉温情,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情感就略显生疏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组织近年来有所增长,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也有一些提升。但在实际生活中,野生动物离都市人实在是太遥远了,仿佛只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词汇罢了。保护野生动物更多地成为了人们心照不宣的一个口号,而不是如联名抵制玉林狗肉节一样,是可以付出实际行动的“一场战役”。甚至生活中有不少人会认为,我从未接触过野生动物,想必这辈子也不太可能接触到野生动物。它们的安危与我何关?02实则不然,目前有一种说法认为,狗的祖先也是一种野生动物——狼。狗和狼的基因组极为相似,家犬被认为是狼的一个亚种。但对于狼究竟是怎么被驯化为狗的,狼是什么时候被驯化为狗的,依旧众说纷纭。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看法是,狼最初是于1-2万年以前的欧洲被驯化的,甚至早于农耕文明的诞生。最初凶残的狼,在与人类长久相处后,竟变成了最为忠诚的狗。这样的故事不仅是事实,如今还被搬上了大银幕。前几天,我去看了部新电影《阿尔法:狼伴归途》的点映场。北美网友认为这部影片可称得上是“今夏最大惊喜”!(北美网友影评)最初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觉得也没什么特别的,讲人狼关系的电影并不少。比如讲人性与野性的《狼图腾》,还有包含社会群体融入隐喻的《奇幻森林》,但这部电影切入的视角很新颖,它更像是一个关于世界上第一条狗诞生的故事。故事发生于2万年以前的欧洲北部,地球当时正处于冰川时期。气候环境异常恶劣,部落之间首领互相打招呼的方式,都是彼此问候并恭喜对方又捱过了一个冬天。在那样严峻的环境下,部落只有依靠集体狩猎才能生存。男主角科达是部落首领的儿子,但他却没有继承父亲的杀伐果断。对于野生动物,他明知那是部落食物的来源,却依旧无法狠下杀手。在一次集体狩猎中,科达不慎跌入悬崖。部落都以为科达绝无生还可能,只能继续上路。但科达大难不死,从此开始流浪。但科达并不是孤身一人,他在途中遇到了一匹因受伤而同样被群体抛弃的狼。善良的科达采来草药为它治伤,又寻来水源喂它喝水。(科达救助受伤的阿尔法)科达还为这匹狼起名为阿尔法,意即狼群首领,同时也代表着“第一只狗”。一人一狼,从此彼此扶持着,踏上返乡的归途。那究竟阿尔法这匹狼是什么时候变成狗的呢?当狼对人有了感情,它就变成了狗。影片中有一个极具隐喻意义的镜头,科达在捕猎时不慎跌入冰湖,科达在水下游寻找出口,阿尔法在冰面追随着科达的身影,这时候画面逐渐拉远,水天分界二分法构图非常美,但同时也在隐喻着人性和狼性的截然二分。当科达用工具撬开冰面,阿尔法遂即将科达拖上冰面。破冰这一动作,也寓意着人与狼之间的破冰,感情的羁绊让狼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狗。(阿尔法试图救落入冰湖的科达)科达与阿尔法之间绝不是单向的驯化关系,而是双向的温情陪伴。在冰川时代的严酷环境中,没有人能够独活。正是因为彼此的存在,才给存活带来一丝希望。凭借狼性的敏锐,和人类善于使用工具的智慧,一人一狼通力合作,才能捕获猎物,免受饥饿,最后成功返乡。(科达阿尔法结伴踏上归途)03有人可能会辩驳说,在冰川时代,连生存都是一种奢侈,两个孤独的灵魂自然会牢牢紧靠,因为他们都渴望活着。但在如今的太平盛世,普通人与野生动物之间哪有这样的羁绊,科幻电影并不会在真实生活中上演。这话对了一半,错了一半。作为原始人类的科达和历史上第一只狗的阿尔法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的确部分归功于残酷的自然环境。但如今我们生活着的地球绝不是个安乐窝,而是个将来随时可能会爆炸的定时炸弹。野生动物遭非法捕杀可能会导致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可能影响其他物种,这些话语我们都耳熟能详了,也没有再继续照本宣科的必要。你只要去看看《海豚湾》中那血色弥漫、充满屠戮的画面,或者《平衡》中藏铃羊惨遭非法捕杀的画面,就能获得最直接而强烈的触动。(海豚在海湾惨遭屠戮)但今天我想换一个角度思考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就让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时代吧。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临睡前不听两三个关于小动物的童话故事,我们是绝对不肯轻易睡觉的。孩子总是天生就喜欢与自然亲近,与动物亲近,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观察蚂蚁爬行的轨迹,小小的一只蚂蚁看似十分脆弱,但当它们集合在一起时,却能将一整只体型是自身数十倍的昆虫尸体搬去巢穴。粗看好似是密密麻麻的一团,细看却是排列整齐、井然有序。我相信,也会有不少孩子和五岁时的我一样好奇,甚至可能执拗地认为自己是能够与动物交流的,动物也是能明白人类的语言的。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也认同了成年人的想法,将那些充满童趣的想法永远禁锢在了内心深处,一个再也不会被开启的地方呢?(哈利在动物园中与蛇对话)恐怕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被消磨殆尽的吧。爸妈教导我们说动物是听不懂人类说话的,学校里的教科书也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们,人类是高等动物。确实,不同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有着各自的分工,人类依靠着超群的智商与复杂的社交行为,创造出了一个庞大而错综的社会。在整个地球上,人类也是最具话语权的族群。可人类绝不是无所不能的,人类在自然面前犹如蝼蚁一般渺小的境遇,在2万年前的冰川时代是如此,在如今的21世纪亦是如此。迄今为止,接近46亿岁高龄的地球已经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每次生物大灭绝都将这地球上大部分生物永远带离了这个世界。可以说,地球的稳定性很差,但地球的复原能力却很强。每一次灭绝之后,新的物种又开始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繁衍生息。简而言之,就是地球经得起有规律的冲击,甚至是生物系统的覆灭,但我们人类经不起,所有的野生动物同样也经不起。一旦惹恼了这颗蓝色的星球,我们只能一同在灾难中陪葬。这样看来,我们与野生动物也并无二致,同是颤颤巍巍地在这烟波浩渺的宇宙中谋生存。我们不是主仆关系,而是共生关系。既然如此,多一些鲜活的生命与我们互相依偎着抱团取暖,不是会让这世界变得更温暖一些吗?保护野生动物、善待野生动物,不是会让我们在面对这颗“喜怒无常”的星球时,心里多一些底气吗?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lxr29pgO6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