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微征文丨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三水“壮阔40年”征文丨提到40年的通信回忆,他们这么说……

春生万物,夏尽温窗,秋月收食,冬来雪上。数十年的时光滚滚而逝,每天都上演着无数的改变,或微小,或庞大,或转瞬,或绵长,所幸这些改变,都被以各种方式记录下来,刻印在历史的长河中。通信业,经历了40年的变革与腾飞,如今又经历着全新的升级换代,从
原标题:“壮阔40年”征文丨提到40年的通信回忆,他们这么说……春生万物,夏尽温窗,秋月收食,冬来雪上。数十年的时光滚滚而逝,每天都上演着无数的改变,或微小,或庞大,或转瞬,或绵长,所幸这些改变,都被以各种方式记录下来,刻印在历史的长河中。通信业,经历了40年的变革与腾飞,如今又经历着全新的升级换代,从追赶到引领,实现了创造历史的伟大跨越。本文围绕三个用户,用三代人的回忆,来见证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拾取在锐意进取的岁月洪流中,那一朵朵精彩的浪花,以此激励我们创造更精彩的未来。王奶奶30后,退休人员\"那个时代,没有电话,我们只能用书信和电报传递消息。\",\"最怕的就是接到电报,因为一旦接到,就说明家里发生了非常紧急的变故。\"王奶奶忆及当年,感慨万分,微红的眼眶和眼角不经意间滑下的眼泪,昭示着她内心的极不平静。王奶奶,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参加工作后,她从事着电影放映工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看电影还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因为工作的缘故,她经常需要穿梭于各个乡村巡回放映露天电影,往往每次下乡巡回放映,都要一两个月,这就造成了她与丈夫聚少离多的境况。\"那个时候,家里的重担都是孩子们的父亲一力扛起来,他还要工作,家里3个孩子,很少能见到妈妈,只能靠哥哥背弟弟,大的带小的这样慢慢熬过来。\"王奶奶说,在每个离家在外的日子,每当她看到乡亲们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看电影,就特别的想家,担心丈夫的身体扛不住,担心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想家厉害的时候,我就只能写信,但因为村里没有邮筒,寄信便又成了一件困难的事。\"念及此,王奶奶感慨颇深,由于长期在外难以联系,她几乎错过了孩子们的成长。家里若有紧急事情,只能通过打电报传递,然而这个年代的电报,大家一般是不肯轻易用的,一则是以单字计价,非常昂贵;二则,电报传递的一般都是家人病重病危、或是突发重要事件等紧急消息,电报上高度精炼的几个字往往给收报人带来巨大的紧张和压力。王奶奶回忆起有次她下乡时收到丈夫发来的一封电报,内容历历在目:\"儿腿摔断速归\",她一下子慌得几乎瘫倒在地,跟放映队请假后她几乎是一刻不停地赶路,那时的交通极为不便,归心似箭的王奶奶一路辗转回到家,才得知3岁的小儿子因为淘气又无大人照看,从近6米高的水渠堤坝摔了下来,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此后,小儿子的腿落下了终身残疾。\"尽管害怕接到电报,但我也感谢有电报\",王奶奶感慨地表示,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手机的年代里,多亏了电报,让她在有急事时能及时知晓家里的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报退出历史舞台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它开通了人们远距离通信的先河,曾经承载了多少老一辈人的喜怒哀乐。黄叔叔60后,个体户黄叔叔,出生于60年代,生性开朗外向的他一直是追求高科技的\"潮人\"。90年代初,他在桂林某县做服装批发生意。\"那个时候订货可真是麻烦!\"提及当时受困于通信不便给生意造成的麻烦,他历历在目:当时和外地厂商联系订货,只能仰仗县邮电局的长途电话,但时刻排着长龙的长途电话,他有时候即便是从早上开始排队,直到傍晚邮电局下班也没能轮上号,只能第二天起个大早再来排,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对方却说货已经被订光了。为此,黄叔叔下定决心要在自己家里装一部电话,彼时,固定电话的客户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在缴纳了几千块的初装费后,他日盼夜盼,好几个月里,他都没有盼来电话进家门。\"为此,我到处辗转托关系,终于,一位朋友帮忙联系上了他在邮电局工作的熟人,优先照顾。\"终于,黄叔叔的电话进了家门,\"跟宝贝似的,可稀罕了,每天都要用毛巾擦拭好几遍。\"那个最早的转盘拨号电话机,留给了黄叔叔最初也是最深的记忆,\"当时街坊邻居家有孩子在外地上学的,都来我家借电话。每逢年节,来借电话的邻居们多了起来,家里就更是热闹了。\"后来,BP机开始流行起来,\"有事呼我\"成了黄叔叔跟朋友间互相寒暄的新词儿,BP机上可以看到对方的留言,但不能直接与对方通话,需要马上找到电话机拨回去,于是,电话亭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街头巷尾。\"BP机一响,立马直奔电话亭\",一呼动四方的盛景也成为当时特有的景象,带着时代的烙印,于黄叔叔,于上一辈人们而言,对它的回忆充斥着人世间的百千滋味。\"那个时候啊,我还羡慕拿着大哥大的人呢,那才叫一个气派!\"黄叔叔表示,相比BP机,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大哥大,但动辄几万元的机器费用和入网费让他望而却步,那是极少数商界老板才配备的奢侈品。那个年头,\"万元户\"还是人们对有钱人的专属称谓,大家伙儿对私家车并没什么概念,也很少心生羡慕,远远不如\"大哥大\"这种私人物品耀眼。锃亮的老板包中,适时拿出来,拉出长长的天线,在人群里吼上一句:\"喂,喂!哪位?你大声点,听不清!\"便引来无数惊羡的目光。当年的黄叔叔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短短几年后,小巧玲珑的直板手机就横空出世了,粗笨的大哥大已定格在时代的长卷中,人们至今还兴致勃勃地时常追忆起那些个妙趣横生的场景,感慨着那个年代的BP机和大哥大是怎样把中国人的生活引向了一个新境界。小林80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80后的童年唱着希望的歌曲,精神文明开始呈现多元化。电视的出现,电视节目从黑白走向彩色,让80后们在成长期较父辈接触了更多的外界信息,他们的课外时光与经典的动画片、影视剧、流行音乐一起度过。他们的成长历程,见证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时代大幕的拉开。小林一直清晰地记得,1996年,出差回来的小林爸爸给还在读小学的小林带来一台小霸王电脑学习机,键盘的插卡槽上配上各式卡带,外加俩游戏手柄,她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初中时,学校开启了计算机课,小林开始接触互联网,每每到机房上课的时候,都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小心翼翼地套上鞋套,按顺序坐到电脑前,用DOS操作系统学习打字,用3.5英寸,只能存储几张图片的小软盘拷贝资料。偶尔趁着老师不注意的时候,点开电脑自带的游戏躲着老师偷偷玩。后来,QQ开始红极一时,小林跟同学们为了取一个看起来\"有文化\"的QQ用户名,冥思苦想一整天。彼时,小林家装上了电脑,从开始的拨号上网到ADSL再到百兆、千兆光纤,小林这批80后们一路见证着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平等自由、开放包容的精神,也深刻影响着80后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伴随着互联网同步高速发展的,还有移动通信。小林在高中时用上了小灵通,在当时移动通信还是双向收费的大环境下,可以免费接听电话的小灵通受到了人们广泛的追捧,\"其实那时候很多地方没有信号,但起码可以带在身上啦!\"因为小林家离学校较远,回家的路上有一段长坡没有安装路灯,治安较乱,走读的小林每每下了晚自习快到达坡底之前,都要给父亲去个电话,以便父亲来接。对小灵通的记忆就这样与父亲一路陪伴的安全感织就,成为小林一生中最温暖的回忆。后来到外地上了大学,校园里的IC电话又成了小林和同学们跟家人联系最常用的工具,那时候,100元的IC卡或IP卡往往只卖50元左右,长途电话的资费也因此变得更加便宜了。小林说,那个时候每个宿舍都配备了一台固定电话,通过电话卡打电话,要根据语音提示拨打一大串数字,2分钟后才接通,长长的电话线传递了对家的思念和对大学校园生活的碎碎念。如今的街头,已难觅IC电话亭的身影,\"我抽屉里还保留着几张上大学那会儿用过的的IC电话卡,它就跟小灵通一样,成为了我对青春年少时代的缅怀。一晃快十年了,手机都换了6、7个了。\"陷入怀旧情愫的小林表示,如今看到这些被珍藏的旧物,童年时光和那一段段青春的故事就猝不及防地袭来。如今的小林,手持最新款的iPhoneX,随时随地跟家人朋友视频通话。网上购物、滴滴打车、美团外卖等成为她最常用的APP,间或拍个抖音发到朋友圈秀一秀。在她看来,如今通信手段的多元化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有选择就意味着有扬有弃,这是时代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过去值得追忆,但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未来更值得期待。如今,5G万物互联时代即将来临,超高速率、极大的容量、极低的时延,让5G时代充满着无限可能,无人驾驶、智慧医疗、智慧家居……颠覆性的下一代通信网络,将给人们带来全连接的愿景。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在这个最好的时代。(该文章原标题为《那些年,我和通讯的故事》)编辑:李文博(实习)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ogXp6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