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偶像是什么样的解码|明天需要什么样的偶像?《明日之子2》给出了答案

偶像养成类节目不断迭代,每一年的荧屏都不缺偶像,也诞生了很多一度收割热量和话题的选手。究竟什么样的偶像能为当今年轻人代言?明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从正在腾讯视频热播的《明日之子》第二季,或许可以一窥端倪。 看到偶像· 多元圈层 极致审美
原标题:解码|明天需要什么样的偶像?《明日之子2》给出了答案偶像养成类节目不断迭代,每一年的荧屏都不缺偶像,也诞生了很多一度收割热量和话题的选手。究竟什么样的偶像能为当今年轻人代言?明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从正在腾讯视频热播的《明日之子》第二季,或许可以一窥端倪。看到偶像·多元圈层极致审美这个夏天,极具个性的少年,集结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的盛世美颜、盛世独秀、盛世魔音三大赛道,经过重重选拔,9位极具音乐特色、能够代表未来音乐偶像潜质的新星诞生。他们不仅分别代表了各自圈层内的极致审美,更在比赛中修炼出来了打破圈层的实力与能力。比如上一期拿到最强厂牌的斯外戈,原本是普通的小镇青年,却靠社交媒体的短视频一跃成为收割上千万粉丝,但现实生活中,他却生活在相对封闭的世界里。网络与现实的对比,比赛的巨大压力也曾让他一度产生迷惘。走到现在,斯外戈还是凭借自身的努力,在舞蹈和音乐方面不断进步,每次带给观众的表演都是阳光和欢乐。在斯外戈身上,我们看到了:永远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正能量。来自河南温县的小镇男孩邓典,6岁时学会了人生中的第一首歌——在爷爷收音机里听到的《老鼠爱大米》。川音是他的一个梦想,为了考上川音,邓典开始努力学习,成绩从两百多分提高到了四百多分。曾经,穿着前卫的他是小镇中的“另类”,但来到川音这样的一个自由的氛围中,走在路上的邓典终于不再被当作奇怪的人,而接受了专业的教育,这使邓典更加坚定了对音乐的信心。在新手战中,邓典用清唱的方式演绎灵魂乐经典《Mercy》,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精准把握了节奏和音准,甚至让华晨宇表白“我超喜欢你”。而上期比赛的准备环节中,邓典从拿到合唱歌曲到编舞、练习、演出只有一天的时间,但还在睡梦中的他一听到要练习,就是瞬间清醒、起床训练。当一起表演的斯外戈表示已经跳到腿蹦不起来的时候,邓典还是坚持说我们等会再练两遍……他在用汗水证明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从邓典身上,我们看到:拼搏、奋斗,永不放弃。“四火”田燚则在音乐和舞台给人带来治愈。这个高中的时很胖还不合群的孩子,渴望被关爱,于是强迫自己去合群,和一大群男生打打闹闹,任由大家拿自己的胖开玩笑,内心无比孤独。但曾经180斤的小胖子楞是靠着自律,每天的坚持训练狂减体重。来到《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舞台上,他希望用自己温暖的歌声,给那些像他一样孤独的孩子送去一点慰藉。从田燚身上,我们看到:找回勇气,突破自我。蔡维泽这个从小众乐团起步的酷酷男孩其实是“别人家的小孩”,学霸属性的他接触到音乐后,意外打开了一道释放青春的出口,但考大学的时候,却还是尊重爸妈的意愿,选取了台北大学的英文系。他是好好学生,也想追求音乐,在从自我到社会对话的过程中,寻找着平衡。对于来到《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原因,蔡维泽相当坦诚:“独立乐团的人都不会想要一直待在地下。最厉害的人就是能够找到和主流音乐的平衡点,他就能成为主流。”从蔡维泽身上,我们看到:从小众中来,去拥抱大众。上周五晚,文兆杰、邱虹凯遗憾停牌。跨赛道对抗明明是一上一下的竞争关系,但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舞台上,呈现的却是两个年轻男孩音乐上的对撞,是相互欣赏与依依不舍。蔡维泽与文兆杰在48小时内创作了3首歌,最终诞生了这首令人惊艳的《给点掌声》。这一刻,两人成了并肩的战友,这首歌幕后的故事还是独秀赛道星推官吴青峰的透露才让大众知晓。明明第二首歌的时候已经很累,但他们仍然拒绝走捷径。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合作精神、诚意。在当下多元的文化语境下,《明日之子》也顺时应势,开启了更为多元、性格且极致的九大厂牌概念。这些少年风格各异,绝无雷同,他们的共同点是才华、专业、梦想、正能量。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一群异常闪光的个体,他们或许将成为未来的偶像代表。发现偶像·节目搭台大众选择《明日之子》从产生那一天开始,就在颠覆与重构。节目从诞生之日起,就从基础逻辑上打破了以往对大众偶像的定义——没有标准,尊重个体和多元,打造圈层偶像。无论音乐性,还是态度表现,选手们的个性、棱角、锋芒恰恰是市面上“流水线”偶像制造最欠缺的部分。他们也许代表着不同音乐圈层文化,但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舞台上,小众对撞大众,他们靠真挚的态度,放肆的才华,对梦想的追求和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征服了大众。正如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马延琨强调,《明日之子》侧重“个人偶像”选拔,通过节目发现未被世人发现的素人音乐天才,为选手的音乐梦想加速。节目通过一次一次的比赛和选手的作品表达、以及整个赛制流程的设定,引导最终的九大偶像厂牌能够成为分别代表九大极致色彩、极致审美的存在。比如团战,帮唱,搭配,尝试新的合作,或者交叉组合的方式,这些赛制的设定都希望为选手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有不同的方式打开自己,让不同音乐风格、不同类型的选手在冲撞中产生新的可能。随着比赛进入深水区,每一位选手的停牌无疑都令人不舍和遗憾,无论观众追逐的是原创、vocal、还是流量,都不可否认,大众恰恰被选手身上展现的成长性、才华与努力所感染。在这个舞台上,选手们突破自我,与大众对话。他们确实是90后、95后、甚至00后,但年轻不是没想法。恰恰相反,每个年轻人都在思考。《明日之子》是一个出口,这个舞台鼓励年轻人通过作品表达自我,鼓励创作本身,也是社会正能量的引领。这是一个让所有人成长的舞台,不仅选手能在星推官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进步,星推官也以平等姿态接受选手带来的冲击,从而促进两方共同成长。这种成长既包括音乐专业性的提升,也包括音乐理念的灌输和调整,更重要的是心态的成熟,让他们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伏和输赢这件小事情,让我们看到无限的可能性。这也是《明日之子》与众不同的所在,节目不单单是展现年轻人的光彩,而是以一颗赤子之心,发现尚未被发现的音乐少年,从无到可能,从可能到实现,聚拢不同类型、不同特质的音乐少年,让他们共同诠释偶像的定义,唱出关于梦想的最强音。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z6AGZjP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