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如何讲好中国式教育?|透视镜

作者|申敏 上周高考刚放榜,网上铺天盖地跟成绩相关的新闻,在这群过独木桥的千军万马中,既有一战成名的文理科状元,也有发挥失常的落榜选手。现实生活里,参与这场命运之战的考生、家长、老师悬着的心已尘埃落定,但经过艺术加工的教育题材影视作品却充
原标题:影视作品如何讲好中国式教育?|透视镜作者|申敏上周高考刚放榜,网上铺天盖地跟成绩相关的新闻,在这群过独木桥的千军万马中,既有一战成名的文理科状元,也有发挥失常的落榜选手。现实生活里,参与这场命运之战的考生、家长、老师悬着的心已尘埃落定,但经过艺术加工的教育题材影视作品却充斥着大小屏幕。刚收官的《少年派》和正在热播的《带着爸爸去留学》从不同切面展现了中国式教育的冰山一角,取得不俗收视的同时引发了一轮轮舆论热潮。同时,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入围新风单元的国产片《学区房72小时》同样聚焦在育儿题材。因其与去年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题材相撞,难免被拿来比较,有人声称这是中国版的《起跑线》。不论哪个年龄层的孩子,Ta们的教育问题自古都是一个家庭上纲上线的重要任务,国产剧关于教育话题的呈现载体也多种多样。家庭剧、校园剧、青偶剧等众多剧种都成为解读中国式教育的案例。不论艺术表达是否失真,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反映出背后隐藏的某些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相较之下,国外优秀的教育题材影视作品,却总能虏获国人的芳心。不同的教育土壤,他们究竟是如何引发共情的?今年高考成绩一出炉,就有网友爆出电视剧《少年派》里的人物、场景、故事都有现实原型。剧中“精英中学”对应的是“合肥168中学”,陪读妈妈王胜男对应的是该剧的编剧九枚玉,生活老师汪红英的原型是168中学老师沙红英,168中学旁的别墅区乡村花园直接用作该剧拍摄主场地。闫妮饰演的王胜男对女儿林妙妙从头到脚、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的全方位严厉管教,俨然一副中国式家庭的权威“女霸主”形象。爱子心切造就了母亲强烈的掌控欲,她希望女儿能时刻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接受“监督”,把自己认为对的标准套在女儿身上,试图磨平孩子的棱角,使其乖乖听话。“一切为了孩子好”是众多中国式家长教育的出发点,却也成为他们与孩子之间罅隙的催化剂。有些大人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价值捆绑在孩子身上,让其完成自己人生中的遗憾或是为其排除成长道路的阻碍。这种畸形不对等的情感投射,会导致亲子关系的崩裂。当阈值达到临界点,孩子就会产生挣脱父母枷锁的叛逆。《少年派》中,林妙妙因为住校摆脱了母亲的管控,开心到飞起来的桥段,就是中国式孩子在父母爱的“绑架”下得以解脱的真实写照。父母的爱有多浓、焦虑有多重,对孩子“囚禁”的影响就有多深。可遗憾的是,一些父母并未意识到问题。Ta们依旧乐此不疲,在孩子成长路上扮演着“指挥官”的主宰角色。由于女儿林妙妙成绩下滑,王胜男果断做出“陪读”的决定,甚至喊出“既然身为家长,我就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到底”的主权宣言。与《少年派》中“虎妈”的人物设置截然相反的,是同期热播的《带着爸爸去留学》里孙红雷饰演的“猫爸”黄成栋。为给儿子黄小栋在国外留学期间提供最好的照顾,他义无反顾踏上海外陪读的征途。当爹又当妈,既是贴身保姆,又是贴身保镖。“有事来找爸”是黄成栋的教育观,大庭广众给十八岁的儿子喂食,偷录儿子上课视频还声称“我是我儿子的迷弟”,诸多细节勾勒出与中国传统严父相悖的人物形象。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问题家庭的模式为:一个超焦虑的母亲,一个严重缺席的父亲,和有问题的孩子。」反观今年爆款现实主义话题剧《都挺好》里的苏家,集齐了三个元素,可谓典型的问题家庭。今年在白玉兰奖斩获最佳男主角的倪大红、最佳男配角的郭京飞,在剧中饰演一对父子。前者扮演的是“缺席的父亲”,而后者演的则是父母问题教育下变异的“妈宝男”。家庭中父亲的缺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他们忙于工作,很少在家里出现;二是他们即便常在家,对家庭成员也采取回避态度。简而言之,作为单个完整家庭中的唯一主要男性,父亲的存在感较弱。这种“阴盛阳衰”的环境,极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剧中“妈宝男”苏明成作为畸形家庭教育的物种,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说到底,是失衡的母子关系所导致。苏母对苏明成从小到大的百依百顺,便是诱因。历史学者孙隆基在所著的《美国的弑母文化》一书,提出了“大妈咪”主义,妈宝男就是大妈咪主义的信徒。母亲将儿子视为宝贝呵护溺爱,儿子将母亲奉为女皇般信仰。以致于孩子长大成年进入社会,分裂出两副面孔。一是母亲不在身边的真我,另一个是回到母亲臂弯下退化成未断奶的巨婴。绝对服从,是维系这段畸形母子关系的扣环。可当妈宝男组建家庭之后,随着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女人——妻子的出现,又会滋生出婆媳、夫妻等一系列新的矛盾。究其根本,是原生家庭中父母错误的教育观扭曲了孩子的三观。另外,前几年播出的聚焦幼儿早教的《虎妈猫爸》也取得了收视率与口碑双高的好成绩。该剧围绕五岁女儿升小学展开一场温吞丈夫和凌厉妻子之间的较量,两人差异的教育观念变成家庭矛盾和情感危机的导火索。剧中还穿插了学区房、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分歧、隔代带娃等社会热议话题。豆瓣7.8分的《小别离》则选取了工薪、中产、富裕三个阶层的家庭为观察对象,为他们设置了同样的孩子留学议题,展现应试教育、亲子关系等横切面,铺陈了一幅中国式家庭图景。此外,柠萌影业近期公布的片单中,也出现了聚焦三个高考家庭的《小欢喜》。取得高口碑的青春校园剧《你好,旧时光》,就完成了“普适性青春”到“全景式青春”的升级,将主要篇幅放在孩子叛逆高发的中学时期。校园内,将镜头瞄准师生。既有秉持亦师亦友教育观的老师武文陆与学生间发生的温馨小故事,也有铁面的潘主任严肃处理学生考试作弊的违纪事件。校园外,主视角则锁定在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潜移默化影响。比如,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女孩周周结识了男孩林杨,两人却因为流言蜚语被后者的父母强行“隔离”。从侧面反映出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敏感的保护欲,和不同阶层家庭间的鸿沟给孩子幼小心灵带来的冲击。国外优秀教育剧的借鉴意义其实,国产剧对教育话题的探讨可追溯至二十多年前,彼时主要以家庭情景喜剧、青春剧为主。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追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观也随之迭代升级。这种变化投射到影视作品上,孕育出越来越多关于教育领域垂直细分的镜像剧种。除了上述的热门剧集,近年来还涌现了《辣妈正传》《好先生》《陪读妈妈》等一系列与教育相关的电视剧。同时,逐年攀升的教育行业融资事件,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教育领域的高度关注。今年上半年,已有两百多起教育类融资,累计金额高达210多亿元。亮眼的数据,让教育这类民生话题变成了影视从业者的创作重点,大小荧幕百花齐放。然而与井喷数量对应的,却是教育题材剧逐渐步入同质化的桎梏。加之此前出现了一批浮躁风气盛行时的产物,为了博眼球,关于教育话题的探讨开始蒙上了色彩斑斓的滤镜,愈发悬浮,也遭来观众的吐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些身份地位光鲜亮丽的家长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贪婪的欲望,把孩子训练成没有感情的考试机器,最后也得到来自心理扭曲的孩子最残忍的报复,自食恶果。剧中部分故事取材自真实社会案件,为该剧奠定了人性厚度的基调,揭露人的劣根性与黑暗面的同时,观众也不禁为剧中人的命运唏嘘。尽管《天空之城》讲的是韩国的升学焦虑,但情感宣泄的极致化、人物刻画的立体性,却成为冲破国界、共情的法门。尤其该剧颇有新意地把教育与悬疑嫁接,让家长、老师、孩子玩起无间道的“游戏”,使套上了黑色幽默外壳的教育内核,益加直抵人心。根据2014年亚洲考场作弊案改编的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堪称教育与犯罪接驳的标杆之作,杂糅了悬疑、喜剧等多种元素。通过谍战悬疑片式的叙事手法、快节奏的剪辑与调动情绪的配乐,把考试作弊变成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团体战,考场则变成学生与监考官大玩心理战的角力场。主人公的一举一动牵引着观众的情绪,看得人肾上腺素飙升。同时,该片还揭露并抨击了变相高额学费、考试模式僵化、贫富差距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泰国社会话题,尺度极大。结局女主角的改过自新,也是成长道路上的涅槃重生。这种和解方式,既让观众欣慰,也引起大家的反思——孩子误入歧途的原因或许不是破碎的原生家庭,而是来自成长环境的诸多不可控外力。结语一部优秀的教育题材剧,其意义在于让观者看过之后,能在心中泛起涟漪或掀起轩然大波的震撼。不论是直击痛点的群像表达,抑或凸显典型性的个案剖析,只有立足新颖的切入点,以贴合或引领主流观众的审美视角,解构与重构新时代语境下、与时俱进的教育议题,体现创作者的思辨,才能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mpNBd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