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酒馆年代戏突围,《老酒馆》的守、破、立丨专访导演刘江

文 │ 薄荷 《老酒馆》是个什么戏? 《老酒馆》就是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时期——大连最黑暗的时期开始,一直写到大连解放后,从1928年到1949年,跨度20年。 ——高满堂(著名编剧,《老酒馆》编剧) 陈宝国坐镇,演老酒馆的掌柜
原标题:年代戏突围,《老酒馆》的守、破、立丨专访导演刘江文│薄荷《老酒馆》是个什么戏?《老酒馆》就是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时期——大连最黑暗的时期开始,一直写到大连解放后,从1928年到1949年,跨度20年。——高满堂(著名编剧,《老酒馆》编剧)陈宝国坐镇,演老酒馆的掌柜陈怀海,故事以酒馆为坐标开始、漫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那是大世界的精彩;秦海璐、冯雷、刘桦、程煜、王晓晨等人担当主演,便是这“五行八作”里的关键人物,戏份吃重;巩汉林、牛犇、冯恩鹤、白志迪等老戏骨,角色在何处那里就发光,是这幅《清明上河图》里鲜活生动的小人物缩影。是的,在导演刘江看来,《老酒馆》好比《清明上河图》,芸芸众生都妙趣横生,且里面的人都是讲究人,这个“讲究”的意思是,大家做人守规矩,心明眼亮,办事有谱。不过别急,目前还在展开画轴的阶段,这重头戏会在后期不断加码。而导演刘江,接受骨朵采访时,还在机房做后期修改。《老酒馆》开篇的热闹纷呈,藏着热闹里醇厚绵长的韧劲儿,后期会是什么走向?导演刘江所说的视听语言上的革新,又新在哪里?荧屏被现实主义题材占据了大半年,这时候出现的年代戏《老酒馆》,底气究竟是什么?十年,缘再起8月26日,《老酒馆》首播收视率破1,高口碑也随即而来。开播当天,刘江没有什么忐忑和惶恐,心里很踏实,“什么都来吧!我都接受。”他说,讲句真心话,自己对这个作品非常有底,因为经过了很多重检验,“我自己也已经把劲儿都使完了。”《老酒馆》是刘江和高满堂相隔十年的再合作。冯雷、刘江、高满堂、牛犇(从左至右)去年两会期间,高满堂和刘江约在一起坐了坐,聊起来了《老酒馆》。当时,高满堂已经写出了八万字的剧本大纲,用刘江的话说,“非常详尽”。两个人合作完《满堂爹娘》,十年间没有合作,期间因缘际会错过了好几部戏,而《老酒馆》是高满堂以父亲为原型写就的,是向父亲致敬、压箱底的一个作品。刘江觉得故事非常有意思,两人一拍即合,档期也对上了,“其实说真的,就算他不说,我也一直有再次跟满堂老师合作的愿望。”说到这部戏的来源,高满堂倾注了浓厚的心血在做,他早有打算写这么个故事,其中的很多桥段和细枝末节,都来源于真实经历。开播前一天晚上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周年百日展播”启动仪式上,高满堂带着感情讲述了《老酒馆》的立意和方法论,其中蕴含着对往昔的追忆情绪。他提到,自己家从爷爷辈开始闯关东来到大连,居住在大连的兴隆街,父亲开酒馆,“在这条街上,店铺林立,七行八作:烧饼铺、酱肉铺、扎纸铺、药铺、点心铺、酒馆、开脚行扛大个的……”遇到的人也有奇趣,“有当年闯关东的,有闯崴子的,有去过俄罗斯的,有当过扒皮客的,有抬过参的,有山场子水场子滚过的。商人、军人、官员、江洋大盗、满清遗老、日本人、苏联士兵、共产党、国民党,还有打交道的汉奸、伪警察、流氓恶棍”,这些人,都在高满堂老父亲的酒馆里喝过酒。直到兴隆街搬迁改造,高满堂前一天从北京赶到现场,当他站在父亲酒馆的瓦砾前,看到这条街变成废墟,“心里空空荡荡,潸然泪下。”高满堂的回忆里,前半段即是现在《老酒馆》里的众生相,且糅合了悬疑、喜剧、浪漫等多重元素。可以预见的是,“心里空空荡荡,潸然泪下”的时刻也终将到来。2018年2月份,刘江读到翔实的剧本大纲,到了差不多半年后,剧本已经出来了。高满堂把作品交到刘江手上,信任他的创作,而刘江每有一处小改动的地方都要征求高满堂的意见,但是很多时候高满堂“根本不听”,“他说你是导演,你说了算,我交给你了你就自己处理。”两人的默契从十多年开始,亦师亦友。开拍后高满堂去看样片,非常高兴,剪辑完之后又在机房看了,亦然。他还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年代剧最难把握的就是离奇和传奇的关系。传奇可以增加审美的丰富性和愉悦性,而离奇就是混淆历史,歪曲历史。”《老酒馆》立足抗日时期,没有狗血离奇和血肉横飞,讲得是小人物的故事。大世界,小人物影视剧写抗日时期的小人物命运走向,容易陷入悲悯有余的境况,看完觉得戚戚然,又或者人物形象扁平,洒了狗血失了真。讲好街长里短下最平实的众生相,又不露痕迹地自然表达出人民的韧劲和抗争意识,不容易。《老酒馆》里有两个挺不起眼的底层人物——聋子和哑巴。演员们体验了两个月的生活,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底层人的样子,一个比划,一个翻译,“好玩,但是最后角色也是特别的感人,往后看就知道了,非常悲壮的角色。”刘江不能剧透,但是聋子和哑巴是给他带来最多感动的人物之一。开播后,观众终于能一窥真容,每个小人物的确都立住了。高满堂和刘江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就是小人物。“就是像高老师说的,这部剧的结构是伞状的,陈怀海是伞柄,他撑起了这把雨伞,放射性地接触到了各色人等,靠他的人物魅力跟人物成长,来串起所有的这些人物。”从陈怀海个人的命运,到各色人等的命运,最终达到创作者们讲故事的目的:展现那个特殊时期下的人民群众人生变迁,最普通、最离奇、最善变、最复杂的小人物们,在战争时期的真实生活。陈怀海是伞柄,那么围绕在他身边的两个女人谷三妹和小晴天,便不只是伞骨,意义更特殊一些。“三角恋这个概括是不准确的。我能说的是会很热闹,尤其是小晴天来了之后的那种搅合,包括小棉袄,都会很好玩。两个女人主要影响了陈怀海的情感生活,和他最后的人生轨迹,他本来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后来更升华了,做了一些更大的事情。”高满堂和刘江在艺术层面上达到共识,他们想讲述一个多层次的故事,必然有精神内核要去发扬,但是故事一定得充满情趣,可看性和思想性兼容,毕竟“艺术品是不能说教的”。细节里的热乎气刘江回忆,牛犇老师曾说为什么接下这部戏,“奔着热乎气来的。”这也是剧中的一句台词,颠沛流离的时代,天南地北的人到老酒馆来喝酒是奔着店里的热乎气,是酒气,更是人情味,“牛犇老师说,我拍戏也是奔着这个剧组的热乎气来的。”而作为全剧中的灵魂人物,陈怀海的饰演者陈宝国感觉到的是“骄傲”,他曾在不同场合都表示过,“往前数三年,往后推三年,我都最喜欢陈怀海。”角色来得恰如其分,和如今的人生阶段能够互相参悟,陈怀海身上寄托的,有陈宝国所向往和崇拜的东西。集结了一众知名戏骨,现场拍摄的感受是怎样的?“大家心气很足,风气很好。一段戏把它拍得自己很满意,然后很感人的时候,心里会很美。”主演陈宝国、秦海璐、王晓晨等人在现场的状态都很好,陈宝国这次有600多场戏都是脱稿演的,走戏的时候就不用拿剧本了,全背下来了。收工后,陈宝国从来不去喝酒,“就是闷在屋里边准备第二天的戏”。刘江感慨,戏骨们都是极其认真、爱惜羽毛的。有一场重场感情戏,陈宝国和秦海璐对戏,结果道具组准备的信物不符合刘江的要求,那是一个很重要的象征,当时戏都走好了,没办法,只能忍痛割爱先不拍了。结果到了临收工前,道具组长递给刘江一个新的,是用了一天时间现做出来的。这时距离收工还有一小时,重场戏能不能拍出来?陈宝国和秦海璐就用这最后的一小时,拿下。“没问题,拍得很顺。说明艺高人胆大,功底确实是很棒。”而刘江是出了名的爱抠细节。筹备期有四个月,剧组包下了天津电视台在武清的一整个影视基地,改造成了大连好汉街,陈怀海的老酒馆在后期会变成酒楼,剧组便在另一处平底起了一座酒楼。其中有个细节,影视城的路都是水泥,但是那个年代没有水泥,如果用土铺上去的话容易扬尘显脏,于是有聪明人想了一个办法,给整条街铺上沙子,就解决了“穿帮”的问题,又给拍戏提供了便利。老酒馆还有一场戏,是后面陈怀海回到关东山为儿子复仇的故事,“关东山”是一个茂密的原始森林,剧组最终在牡丹江找到了这片林子,每次拍戏得住在农场里面,每天出发到拍摄地得开车一个小时,到了车子走不了的路再步行半个小时,才能到。有人跟刘江说,在顺义怀柔也能拍得差不多,“细节氛围和磁场都不一样”。也就是一两集的戏,但是刘江坚持要拍出质感来。而为生活化的细节更是比比皆是。酒馆里的客人们,临走时会用布兜或者纸包走剩饭,那个年代是没有人剩饭的,所以客走时,桌上一定是干干净净的,“群演走的时候,基本都得把花生粒拿一张纸包一包。”刘江认为,满堂老师对这部戏做了第一轮的考证,那么剧组在实现故事的时候,首先得去考究当时的历史质感是什么样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真实,真实是作品通向观众的桥梁,没有了真实就更谈不上感染力了,观众也不会津津有味地看下去。老酒馆,装新酒让刘江觉得特别感动的是,十多年没有联系的朋友,包括过去的很多中学同学,看了《老酒馆》后都被“勾”出来了,找到他聊追剧的事儿,“就表达这样一种喜爱之情,他们肯定看高兴了才跟老同学表达一下。”刘江观众评价里有让他印象深刻的,虽然别人告诉他的是“一片好评”,但是他发现了网友的较真。有人提出质疑说,第2集的钱币穿帮了,在那个年代怎么有人民币的标志?实际上道具组特意查证过,这是当年昭和年间大连的一张银票,符合当时大连作为殖民地的性质。刘江觉得,网友是细心的,也看懂了他们的表达。在《老酒馆》的发布会上,刘江曾表示,“创新是艺术永不枯竭的源泉”,在《老酒馆》中感受到与以往作品不同的魅力,“桥段非常新,人物非常独特,有很多民间传奇,甚至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东西,底蕴非常厚。”同时作为导演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我们也要从形式上表现出他的创新精神,可以用更新的视听语言把年轻观众也拉进来,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让他们爱上这部剧。”他接到了很多观众的反馈,觉得《老酒馆》跟以往年代戏的旧味道不一样,但是具体哪儿不一样,又说不清楚。“要是留心《老酒馆》视听语言的话,你会发现叙事手法、剪辑手法、音乐处理,都有很多新的东西,当然观众更关注内容,不太去注意技巧,但是这些创新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比如在剧中,基本听不到民族乐器,整体的音乐风格更加电子化,并且带有拉丁风格;剪辑上多次运用多重节奏,蒙太奇段落或是跳跃叙事,刘江还告诉骨朵,越往后看,会发现越多剪辑手法上的新意。最终,回到故事最核心的立意上来,老酒馆迎来送往八方来客,酒里洞见的是百味人生。如今的剧情正在热闹劲儿上,为剧情越走越深做铺垫,刘江知道,这个故事是具有大气象的,他用“扎心”一词来形容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剪完之后连起来看的时候,那种感染力比现场的感觉更要强烈。”目前播出的戏份,是陈怀海在他的酒馆生涯里面对芸芸众生的阶段,“当陈怀海个人命运的东西起来之后,那就热闹翻了。”说到这里,刘江的情绪很高亢,“你想象不到的那种。”“兴奋”、“好看”、“热闹翻了”……这些情绪浓烈的词,都是刘江作为艺术创作者本能的兴奋,也是对于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平凡人视角的解读。有趣,更有意义,这是刘江喜欢这部戏的原因。鲜活的人物背后是创作者想要传递的、更有意义的某种东西,不止于戏剧冲突上单纯的好看。“越往后,它会是飞跃式的好看。”在片场,刘江经常是看着监视器,看着看着就哭了。那些有意义的东西,先以热闹的人间浮世绘作为铺垫,再循序渐进,最后达到高点。这也是为什么《老酒馆》前期那么热闹,却没有着急把爱恨情仇的东西放进去,“气场和格局就小了,最后产生的荡气回肠的岁月感,也就没了。”《老酒馆》不是一个宅院戏。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OJ7jd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