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class吴国盛|宇宙的诱惑

作者 吴国盛(本号主编,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责编 许嘉芩 刘愈 ◆ ◆ ◆ ◆ ◆ 科普作家喜欢将宇宙作为自己的写作主题,谈论宇宙的科普作品也往往畅销。70年代末,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温伯格,79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写过一本《最初的三
原标题:吴国盛|宇宙的诱惑作者吴国盛(本号主编,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责编许嘉芩刘愈◆◆◆◆◆科普作家喜欢将宇宙作为自己的写作主题,谈论宇宙的科普作品也往往畅销。70年代末,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温伯格,79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写过一本《最初的三分钟》,讲述宇宙如何在大爆炸中诞生的故事,风糜一时,被认为是科普读物的里程碑;80年代末,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出版了他的《时间简史》,这部实际上谈论宇宙起源及其历史的作品,被译成近40种语言,发行达1000万册,因久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而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近20多年来,随着宇宙学本身的蓬勃发展,以“宇宙的起源”为主题的科普读物亦十分火热,上海科技最近出版的“科学大师系列”第一批三本中就有两本是谈论宇宙的:《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最后三分钟》。宇宙学普及读物走俏热销显示了宇宙的诱惑。并不是在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人们才对宇宙心醉神迷。幽暗的夜空中,群星神秘的闪烁,千百年来,这景象激发了多少神话和诗的创造。康德有句名言:“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是持久和深沉地思考着,就越有新奇和强烈的赞叹与敬畏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律。”这头顶的星空就是宇宙。今天,只是因为科学被推为实在世界的代言人,由科学家特别是著名科学家讲述的宇宙故事,才成了诸多宇宙故事中最权威的版本。实际上,科学家所讲的宇宙故事一点儿也不曲折动人,它的细节枯燥无味,它的结论残酷无情。对大众而言,宇宙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心魂,只是因为它是“宇宙”的故事。我们对宇宙的感情与对一般物体、天体的感情不一样。我们对新奇的事物有猎奇的偏好,但宇宙却不是我们猎奇的对象。我们对宇宙心驰神往,却说不出为什么,只是朦朦胧胧觉得有神秘的东西在左右着我们。宇宙在什么地方?宇宙不在什么地方,它不象具体的天体都有一个空间位置,因为它是最大的,大到连空间都被包含在内。宇宙有形状大小吗?宇宙不能象具体的物体那样有形状,因为有形状者便有界限,作为有界限者,便必定缺失了界限之外的东西,它便不是一切之一,而只是二分之一,不是全体,而是部分。宇宙既不在什么地方,又没有形状大小,那它是个什么东西?这无非是说,宇宙是绝对无限的。然而,无限者,无所限也,无规定也。如果宇宙丧失了规定性,我们还能对宇宙说些什么?宇宙何以能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康德把这一二难称为宇宙论的二律背反,他说,宇宙本不是经验的对象,我们用只有在经验领域才有效的概念框架来套宇宙,就会出现这样的悖谬。对这个二律背反,明代杨慎说得更为精辟:“天有极乎,极之外何物也?天无极乎,凡有形必有极。”宇宙因为至大无外,所以不是我们经验的对象。因为不是经验的对象,所以宇宙什么也不是。宇宙不是什么(what),但我们却拥有(宇宙)。我们有什么都不是的东西,只是因为我们存在(有)。宇宙的诱惑来自存在的神秘召唤,宇宙提示我们作为人的那一点点独特的东西:什么也不是的存在着。既然宇宙不可能成为我们经验(科学)的对象,何以会有以宇宙为对象的宇宙学(cosmology)?何以还有宇宙学家煞有介事地向我们讲述宇宙的故事?不深究则已,一深究则出大问题:原来宇宙学根本就不可能,宇宙是不可言说的。可我们总是想听一听宇宙的“故事”,想对宇宙说点什么。这是我们的存在方式:宇宙固不是我们的经验对象,但我们总是以经验对象的方式生活着,我们有一个经验世界。西文中有两个词被我们一古脑译做宇宙:universe和cosmos,前者意为万有与大全,后者意为整体与秩序。两词此起彼伏地被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思想所强调,希腊思想强调cosmos,近代思想强调universe,现在,宇宙学(cosmology)的兴盛,表明cosmos又开始抬头了。有意思的是,正是cosmos开辟一个世界。在希腊语中,cosmos与chaos(混沌)相对,秩序从混沌中辟出。事物隐藏在黑暗之中,光照之处建立了一个世界(视界)。赞扬牛顿的诗这样写道:“规律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一切于是灿然明朗。”牛顿携来的是一个cosmos。现代宇宙学所谓“宇宙”依然是由光开辟的视界(horizon)来划定,光在相对论中占据一个神秘的特权地位。光所能到达的地方就是宇宙的尽头。所以,宇宙(cosmos)就是一个视界。我们有一个什么也不是的宇宙(universe),因为我们存在,我们存在,就必定开出一个世界,所以我们也就同时有一个宇宙(cosmos)。universe和cosmos的并存证实了我们的存在和我们的存在方式。不幸的是,我们的世界总是倾向于掩盖我们的存在。宇宙学家们总是带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宣布宇宙就是这样了。所幸的是,宇宙(universe)总是在神秘地诱使我们记起我们的存在,宇宙的诱惑来自存在的召唤。【原载《中华读书报》1996年7月31日,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取授权,并注明出处。】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RlV5w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