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见面会《侣行3》北京读者见面会:听我们说说幕后的中东故事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很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这句话近几年时常会出现在各类媒体的标题上,溯其源头,其实是2015年张昕宇在伊拉克的时候第一次说出。 为何有此感慨? 因为那个春夏,张昕宇和妻子梁红率团队从中国出发,
原标题:《侣行3》北京读者见面会:听我们说说幕后的中东故事“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很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这句话近几年时常会出现在各类媒体的标题上,溯其源头,其实是2015年张昕宇在伊拉克的时候第一次说出。为何有此感慨?因为那个春夏,张昕宇和妻子梁红率团队从中国出发,重走丝路,那一路上他们途径了巴基斯坦、阿富汗、叙利亚、伊拉克、比利亚……几乎全是战争国家。穿越战火、亲历硝烟之下的各种生死之后,“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很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是他最切肤的感受。《侣行》第三季的同名图书,也和那年他们的西行记一样,几经波折终于付梓上架。在封面上,张昕宇说不要别的什么推广文案了,就要这一句话,因为那就是他最深刻的感受。当然,这远不是这趟行程、这本书的全部。神秘莫测的罗布泊、血汗铸成的喀喇昆仑公路、令人肃然起敬的中巴友谊、动乱不堪的白沙瓦、另类荒诞的印巴边境拉合尔、阴云密布的喀布尔、世外桃源的巴米扬山谷、战争泉眼的巴格达、有血有肉的拆弹部队、人间炼狱的辛贾尔山区、文明之殇的两河流域、一片废墟的科巴尼、末日重现的的黎波里、沦为死亡海滩的爱琴海和地中海……2015年中东土地上的铁与血、战与火、眼泪与微笑、希望与绝望、坚守与抗争……这是一次用脚步丈量不平世界的行走,这是一本舍生忘死而写下的行记。那是旅行者不曾抵达的目的地,那是战地记者也不曾深入的龙潭虎穴,那是社会学家无缘亲眼目的众生群像,那是历史考古学者从未曾实现的场景,那是战火之外的人们,无法感同身受的另一个世界。那一趟“侣行”是独一无二的,那些所见所闻远比《马可·波罗行纪》和《大唐西域记》来得触目惊心,那些脚步所及远比媒体误读来得真实淋漓,那些心之触动非亲历无以触及。那些表达,是心有普世的亲历者的肺腑倾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经历见闻、这样的思考表达,是中文写作此前所未曾触及的地方。哦,罗伯特·卡帕曾在《失焦》里用照片和报道文学表达过。卡帕走上战场,走近真相,他是个传奇的记录者。这一次的张昕宇和梁红,他们还是参与者。他们走进战场,走进战区,走进了当地人的生活,去感同身受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去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渴望能够改变些什么。暌违三年,这本书里有着全球独一无二的战地实录,有着来自中国人身处中东乱象之中的感动、感伤和感悟。如果不曾有一本书让你匪夷所思、大开眼界、惊心动魄、黯然神伤、豁然开朗、慨然深思。《侣行》第三季的字里行间,你一定会得到这一切。图书已全国各大书店上架,当当、亚马逊、京东、淘宝等全网有售。7月29号本周日下午14:00~19:00,《侣行》第三季图书的第一场公开签售会,将在北京太阳宫的凯德MALL一楼中厅举办,欢迎各位前来参加。报名请戳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Ed4Q0Ox6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