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为什么“糯”?_诗意_上新_女人

用两个字形容苏州,可能是温润、文雅、柔和等等,一个字,那应该是糯。 苏州糯在哪里? 糯在语言文字里,糯在美食里,糯在风景里,更糯在人的气质里。 苏州话,糯叽叽 苏州是吴文化的核心地区,苏州话被称为吴侬软语。 苏州人的嗓音软糯圆润,语调温

用两个字形容苏州,可能是温润、文雅、柔和等等,一个字,那应该是糯。

苏州糯在哪里?

糯在语言文字里,糯在美食里,糯在风景里,更糯在人的气质里。

苏州话,糯叽叽

苏州是吴文化的核心地区,苏州话被称为吴侬软语。

苏州人的嗓音软糯圆润,语调温柔婉转,蕴含着起承转合的韵味,有种唱戏的腔调。

比如苏州人说“你好”——“倷好”,语调先升起,后下降,起落之间,给人的感觉就很有味道。

苏州话的婉转,还和苏州人习惯加语气词有关,无论说什么,都要加个“哉”、“嘞”、“格”。

打招呼问有没有吃饭,苏州人这样说:“倷啊吃过哉?” “吃过哉吃过哉,家主婆烧个红烧肉,真格灵格!”。

苏州话里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习惯,普通话的“不”,苏州人说“弗”;下雨,苏州人叫“落雨”;下雪,苏州人叫“落雪”,直观,富有诗意,听来便分外生动鲜活。

美食怎一个糯字了得

苏州位于太湖平原,此地素称鱼米之乡,古来就是天下粮仓,酒足饭饱,无饥馁之苦,米这种填肚子的东西,自然就要开发出不同的吃法。

拿糯米来说,苏式汤团,甜咸美味;糯米糖藕,甜甜糯糯;赤豆小圆子,香糯弹牙;粢饭团,软糯饱腹;年夜饭桌上,更少不了主食八宝饭。

糯米最极致的吃法,或许要算跟着时节上新的糕团。

春天上新撑腰糕、青团子、神仙糕。

夏天上新绿豆糕、薄荷糕、炒肉团。

秋天上新桂花条头糕、重阳糕、南瓜团子。

冬天上新冬至团子、糖年糕、八宝饭。

吃的有了,喝的也不能缺席。

苏州过冬至,一定少不了冬酿酒,它是糯米和桂花一同酿出的美味,甜丝丝的,带着桂花清香,每一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糯糯可亲的风景

说到“诗意栖居”,你联想到的一定是生活在山水之间,远离喧嚣尘世。

而苏州,被誉为“诗意栖居”的理想模板,城市里也有生活的诗意。

河流是苏州城的脉络,水是苏州城的骨架,诗意的江南水乡,就在纵横交错的河巷里。

诗意栖居的核心,则是苏州园林。

在城市中造园林,既有城市的繁华便利,又可避开人群,享受山水之间的闲适自足。

园林与烟水共同温养了苏州糯糯的可亲气质。

苏州女人,糯的共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富足水乡的苏州女人,身段娇柔有致,皮肤白皙水灵,说起话来,温柔婉转,被视为小家碧玉的典型。

文学里有许多细腻内秀的苏州女人,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浮生六记》里的芸娘。

现在的苏州女人,性格当然百花齐放,早已不满足于框定的小家碧玉形象,但蕴藏于内,不经意间外露的粉糯感,则是苏州女人的共性。

所以,一个字形容苏州,就是糯!

图:苏茶网

君怀逸气还东吴,吟狂日日游姑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G63xRND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