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学院新星|回到内心的表现——郭鸿的工笔画艺术

郭鸿,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画创作与教育教学研究方向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北京集赢天文化交流中心总监。2009年,《索》入选第二届全国微观与精致小幅工笔作品展;2011年,《行》入选第二
原标题:学院新星|回到内心的表现——郭鸿的工笔画艺术郭鸿,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画创作与教育教学研究方向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北京集赢天文化交流中心总监。2009年,《索》入选第二届全国微观与精致小幅工笔作品展;2011年,《行》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工笔画新锐艺术展;2013年,《牧野流殇》入选“工·在当代——全国中国工笔画大展”等。出版有《郭鸿中国画集》。郭鸿是一名“80后”女画家,她的创作基本源于她的个人经验和其对文化记忆的编织与整合。她的作品体现为由写实手法向“具象的抽象”的转换与提升。特别是近来新作,无不洋溢着突破时间元素后产生的鲜活与新锐气息,令人刮目相看。一位艺术前辈说,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个人的自叙。我非常认同。因为无数事实表明,艺术家的表达尽管超出了个人经验,但在本质上表现的还是自己的认知世界。郭鸿的作品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品质与风格,日渐呈现出“在逻辑关系之间”的特点和“在客观规律之上”的情态。如她的作品《牧野流殇——灵》《迷》《风中的舞》等,画面中的意象明显有现实生活的影子,但那绝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而是建立在画家内心之中的一个不真实的诗意存在。郭鸿有明确的美学追求,其作品中散发着一种超脱的艺术魅力。由马和牧民组合而成的“奔跑”意象,是在不尽合理的意象关系中着意讲述的混合着内心情感的“草原故事”与“天地传说”。郭鸿成长在内蒙古草原,那种关于草原风情的感悟和关于幻想、梦境的随想,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后来的专业院校学习,又使得她很好地梳理了自己的感受和思绪。在她的头脑中,草原的生活、风情乃至神话、传说,才是草原极具民族性的真实故事。郭鸿的绘画题材由此转为对幻想与梦境的置换、叠加与整合。她在自己的绘画文本中强化了这种感觉。其笔下的马、牧民、草原、天空、云……虽有形却似无形。她在违背常态的处理中完成了“具象的抽象”的表现。画家把自己作为局外的眺望者和草原文化的守护者,认真地编织着富有梦幻色彩的、荒诞的内心图景。加拿大文艺理论家诺斯罗普·弗莱说:“在虚构的作品中,荒诞之神远远高于芸芸众生和环境。主人公是浪漫故事的主角,其拥有超凡的勇气和无视自然规律的特点。而且,因为强调对感觉的飘忽不定的表现,意象便呈现为夸张、扭曲、变形,没有逻辑关系,没有合理情节,没有固定存在,如清风出谷、岫里藏云,踪影无定,不着边际。”这正合乎郭鸿的艺术实际。当代绘画缺少远离物象的丰富想象。郭鸿以自己的观念和艺术创造以及个性化的表现能力,从一端走向另一端。她的作品,如《靠近那一道虹》《让它静静地流逝》等,故意放大了玄想和记忆的元素,使意象脱离了“形”的限制和羁绊,摆脱了怀旧式的图景和过于浓重的古典气氛,从而使传统的中和平庸荡然无存,形式意味的张力与现实生活的记忆、感觉亦浑然一体。这种具有先锋意义的形式探索与对文化精神的守望,更符合郭鸿的天性与“当代画家”的定位。对郭鸿来说,她的艺术追求并不是要在一个巨大的文化冲突或文化差异的框架内来表现内蒙古的草原风情与生活状态,而是要直接切入本土文化,激发现代绘画的新样式和内心世界图景的新维度。郭鸿的创作题材是多样的,有城市的、有牧区的,有古典的、有现代的,有具象的、有抽象的,但最终都回归到内心的表达上。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一切既从属于精神性的内容表达,又呈现为细致的心灵情绪表现。草原在画家笔下承载着丰富而深邃的意蕴——沉稳厚重,无言却孕育着世间最丰富的情感。人与自然的交融从草原中涌出,又复归到草原中去。马、牧民、天空等物象在其作品中传达的是一种源于草原深处的生命脉动,是勃勃生机的象征,也是郭鸿作品的支撑点。生命活力、诗意叙事、奇幻梦境……这一切,都在郭鸿笔下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内心化的呈现。显然,她把视点放在了与现代观念迥然不同的生命状态上。因而,其画面上的意象符号是独特而有力度的。郭鸿赋予司空见惯的“本土”题材以现代含义,在看似“失真”的视觉创造中迈上了一个新高度。这一点难能可贵。曲郭鸿作  原颂郭鸿作 心镜郭鸿作 途郭鸿作 虹郭鸿作 望郭鸿作 靠近那一道虹郭鸿作 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Rw1bW58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