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顺德厨师搭档开粤菜工作室,一道菜“征服”联合国官员_冯川东_游云龙_食材

今年25岁的冯川东,在六年的烹饪系统学习中,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刀工、火候、炒锅,样样“过硬”。 同龄的游云龙出生于“厨师之家”,受曾经掌勺的爷爷所影响,他从小就煮得一手不错的家常菜。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热爱是他成为厨师最大的底气。 20

今年25岁的冯川东,在六年的烹饪系统学习中,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刀工、火候、炒锅,样样“过硬”。

同龄的游云龙出生于“厨师之家”,受曾经掌勺的爷爷所影响,他从小就煮得一手不错的家常菜。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热爱是他成为厨师最大的底气。

2021年,冯川东和游云龙组成顺德青年厨师“CP”出道,开办了一家粤菜工作室。他们创新的冬蓉拆鱼羹,成功“征服”了联合国官员。虽然初出茅庐,但他们有理想、敢创新、能坚守、肯拼博。

冯川东:学烹饪6年有苦有累,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对于冯川东来说,成为厨师,有一种“冥冥之中”的意味。

在顺德土生土长的冯川东,从小就爱吃。巧合的是,父亲开了一家餐饮店来营生。以前在店里帮忙的时候,美食当前,冯川东都会时不时偷吃,解馋。除了偷吃外,冯川东还偷师。他会在一旁偷偷学父亲如何切菜“快准狠”,如何烹调“鲜又香”。

过去,在厨房工作又苦又累。父亲希望冯川东能够考个好大学,在职业道路上有更多的选择。可是,天意弄人,当年中考,冯川东差4分才能考上普通高中。

“我想,既然喜欢吃就去职校读烹饪吧。”就这样,冯川东就选择了在顺德梁銶琚职业学校读烹饪专业,学习刀工、火候、抛锅等基本功,后来又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继续进修烹饪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经过6年的系统化学习,冯川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顺德青年厨师冯川东曾在顺德梁銶琚职业学校学习烹饪专业。

但打基础的过程,有太多不为人道的苦与累,但冯川东都坚持下来了。蓑衣黄瓜是他遇到的第一个难关,这也是一名专业厨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每一刀都要兼顾角度、深度以及移动的速度,两根黄瓜,总共240刀,要做到刀刀深浅一致,厚薄均匀。冯东川说:“当时练习了大半个学期,每天都要切掉一两箱的黄瓜。”

冯川东用食材雕刻出来的花朵

同样考验刀工的,还有食品雕刻。话不多,心思缜密的冯川东被当时的老师“选中”参加雕刻比赛。比赛前,他每天苦练,一天雕刻就了花掉几十斤的萝卜。长时间拿着食材“精雕细琢”,一天下来他的手都发麻了,甚至发脓了。他的勤奋苦练最终也收获了不少奖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一等奖等。

顺德青年厨师冯川东对食材“精雕细琢”。

回顾这段学习经历,冯川东说道:“学烹饪6年有苦有累,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下来了。”

游云龙:非科班出身,热爱是最大的底气

与冯川东不同的是,游云龙并不是科班出身。但相同的是,都有一颗热爱烹饪的心。

游云龙的爷爷曾经是一名顺德厨师。受爷爷的影响,家里所有人都“痴迷”烹饪。平时在家买菜做饭都要靠“抢”的,“抢先”第一个买到菜,才能“抢占”厨房做菜,大展厨艺。

平时下馆子,游云龙一家人就“秒变”食评人。他们会评论菜式的口味如何,同时也会琢磨大厨用了什么特别的食材或烹调手法。回到家,他们就会完美“复刻”同样的菜式。

烹饪,作为兴趣爱好,家人是支持的。但作为职业,家人更多的是反对。“他们对厨师这个职业,还是有着刻板的印象,觉得做厨师的话,又苦又累。”所以,大学时游云龙选择的是热门专业经济学。毕业后,也如父母所愿,在公司里成为一名白领。

一年后,游云龙放弃了看起来“光鲜”的工作,选择当一名厨师。但质疑的声音就来了:非科班出身,凭什么当厨师呀?游云龙反击回去:热爱就是最大的底气。

组成厨师“CP”出道,开粤菜工作室

说服父母后,游云龙便打电话给当时身在深圳的冯川东,说出了自己想开一家粤菜工作室的想法。想有一席之地大展厨艺的冯川东当即就答应了。

没想到,“行动派”的游云龙第二天就在顺德找好店铺,下了定金。就这样,粤菜工作室就开起来了。

虽然开办工作室的过程,看起来有点“儿戏”。但在做好粤菜这件事上,他们是认真的。为了精进厨艺,冯川东和游云龙拜顺德大厨梁宏业为师。

之所以愿意收他们为徒,顺德大厨梁宏业曾这样所说:“顺德菜要传承创新,需要年轻人。你是一道光,他是一道光,最终这些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成为最亮的光束,才能把顺德菜发扬光大。”

冯川东和游云龙拜顺德大厨梁宏业为师,传承顺德味

顺德大厨梁宏业除了教他们传统的顺德菜外,还会教他们如何创新菜式。而他们创新菜式的“灵感”,大都来自于烟火气浓厚的菜市场。

冯川东和游云龙都很喜欢逛菜市场。在他们看来,逛菜市场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顺德菜讲究不时不食,那逛菜市场就能最直接地,感受到一年四季食材的变化。”冯川东说,例如夏天黄皮上市,我们就用黄皮调酱汁做酸甜咕噜肉,秋冬季冬瓜就是当令的,我们就用来做冬蓉拆鱼羹。

黄皮酸甜咕噜肉

这对青年厨师CP,每次从菜市场买到了时令食材后,会细细琢磨到底用哪种烹饪方式,是煎焗、清蒸还是焖,才能保持食材的本味。然后,再去想搭配什么酱汁能够突出食材的鲜味,最后才是考虑味道的层次感以及菜式的呈现方式。

这组顺德青年厨师CP创新的冬蓉拆鱼羹

在传承顺德菜的基础上,他们会去做更多的创新。根据时令菜的不同,每个季度都会研发一系列的新派粤菜。 “我们的用心和努力,慢慢地也得到了一些认可。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品尝过我们的冬蓉拆鱼羹,也点赞了。”游云龙说道。

品尝过冬蓉拆鱼羹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点赞。

爱创新,玩起美食“跨界”

除了创新顺德菜外,这对青年厨师CP还喜欢玩“跨界”。平时晚上,他们会在容桂渔人码头夜市摆摊卖汉堡包。有意思的是,他们买的汉堡包是充满浓浓“顺德味”。炸牛奶汉堡,炸牛奶的奶香味和牛肉的油脂香味融合在一起,口感“绝绝子”。

顺德青年厨师冯川东和游云龙在夜市摆摊,推出充满“顺德味”的炸牛奶汉堡

白天经营粤菜工作室,晚上摆摊卖汉堡。从早忙到晚,但冯川东认为,能够把自己对美食的想法,通过双手做出来,成为大家都喜欢的美食,这个过程本身就很开心。

游云龙坦诚:“做厨师是很累的,是体力上的累,但精神上一点都不累,因为我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

联合出品

南方都市报社 N视频 顺德区委宣传部

监制:陶然 田霜月

策划:李平 何惠文

统筹:路漫漫 胡嘉仪

执行: 胡嘉仪 郑俊斌 陈斌颖 孙振凌 刘寅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DwjyLx2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