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眼徐冰的《蜻蜓之眼》——王国维的“无我之境”

艺术电影,或者带着艺术观念创作的影像,和通俗电影的差别可能在于:思想性大于故事性。 能拍出好的艺术电影导演,除了具备一般导演具备的影像,剧情等才华之外,可能还比普通导演在思维上的思辨性更强一点,在艺术实践上的胆子和步子更大一点。 正如徐
原标题:徐冰的《蜻蜓之眼》——王国维的“无我之境”艺术电影,或者带着艺术观念创作的影像,和通俗电影的差别可能在于:思想性大于故事性。能拍出好的艺术电影导演,除了具备一般导演具备的影像,剧情等才华之外,可能还比普通导演在思维上的思辨性更强一点,在艺术实践上的胆子和步子更大一点。正如徐冰自己所言:”好的艺术家是思想型的人,又是善于将思想转化为艺术语言的人。“7月22日尤伦斯UCCAX华时代全球短片节的《蜻蜓之眼》放映专场没想到国内艺术电影的突破口并没有来自电影界,而是来自了当代艺术界,这可能是徐冰老师的《蜻蜓之眼》给电影人们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反思。在看完7月22日的专场放映后,北影节策划人沙丹在《幕味儿》公众号中发表题为《昨天我看了一场前无古人的电影》中说道:“我衷心地希望,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可以进入到电影/影像领域,在传统电影的形式甚少突破的今天,独立影像实验让电影变得更前卫、更具活力。”“前卫,有活力”这样的词,似乎很少出现在中国的影评界,这间接说明了,这并不是中国电影的主流期待。国内艺术电影不发达,一方面和影评人群体不善于从形而上角度去看影像有关,另一方面也来自我们的电影产业不怎么鼓励这种突破“商业营收”边界的创新,导演们被资本扼住了咽喉经年累月慢慢得丢失了“一颗自由的心”,再者就如电影散场时和徐冰老师和戴教授在门口闲聊的一样:中国文艺评论整体太落后,认识论滞后于本体论,少有好的当代艺术评论,也少有好的影评。放眼全球,从当代艺术中汲取创作灵感的观念影像早已是一个全球趋势,《寂静之地》已经是一套非常实验的艺术手段,导演通过静默声音的处理加强剧情体验的方式来设计电影感官,纯然从观影者体验的角度出发的大胆尝试。《敦刻尔克》的浸入式视角的观感与很多行为艺术大同小异,而艺术相关的实验先锋影像也陆续在近几年成为国际A类电影节成为一个重要单元,让更多的非影视领域的艺术家们进入了影像创作。《寂静之地》海报在这方面,China无疑是滞后的,无论是认知还是实践。还好,我们有了《蜻蜓之眼》。这部从数万个监控录像中找到合适的素材,再通过著名新女性诗人翟永明老师的剧情设定,变成了一部没有主人公的“剧情长片”。用张杨导演的话说:“其实在电影中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即便是纪录片也不可能回到那种你对摄像机的存在毫无感知的‘真实’,但是《蜻蜓之眼》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接近‘绝对真实’的影像存在的可能性。”7月22日华时代全球短片节联手徐冰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进行了以“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如何在当代激活”为主题的沙龙在7月22日,华时代全球短片节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的公共空间展映计划探讨中,主办方邀请了徐冰老师张杨导演和戴锦华教授一起探讨徐冰老师的艺术观和《蜻蜓之眼》,戴锦华教授则说到:”徐冰的作品从来就是在突破所有概念的界定的,传统/现代的两分,真实/虚拟的边界,或者说,他的作品总可以让你从作品中跳出来,重新反思媒介本身。”艺术家负责提出问题,徐冰用《蜻蜓之眼》向全世界提出了一个疑问:“在手机和你每天唱着双簧的时代,探讨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针对电影圈艺术圈文化圈,而是开放给人类的命题,是开放给文化艺术科技哲学数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来一起探讨的。在事先带着当天论坛主持人土摩托老师和徐冰老师对论坛内容提纲时,徐冰老师说《蜻蜓之眼》想传达有一些东方哲学中佛家的“众生皆我”的意思,所有的监控录像每个人都是主人公,又没有主人公。这让我脑海中冒出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境界说”中的第二个境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徐冰的“无我之境”可能更现代。早在“天书”诞生伊始,就有美国策展人邀请徐冰和后现代哲学家德里达同台,他见了德里达说:我做艺术品的时候并不知道世界上有“解构主义”这样的流派存在,后来很多西方后现代哲学家,包括福柯生前男友法国著名解构主义哲学家德勒兹都开始研究起了徐冰的作品。徐冰《天书》尤伦斯展览现场图徐冰的“无我之境“已经不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中举出的“环境空无”,而是主体性表达本身消解了主体的存在,是一种本体论上的空无,用徐冰老师的话说——叫“声东击西”——《蜻蜓之眼》你看似是一种电影,其实内容全是在质疑和解构电影,《背后的故事》看似一幅画,其实从背后看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天书》看似书法,其实刷新了全世界人民对于书法的认知。徐冰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这一点上说,张杨的《冈仁波齐》也有点这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味道。开放性的叙事场域给了每一个主体自我代入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随意得入“境”而带出来的又是属于自己的情感,如果说《爱情麻辣烫》《昨天》《皮绳上的魂》是意欲在西方的古典-现代的叙事结构上有所打破的艺术探索,那么《冈仁波齐》在美学上把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多得留给了“观者”,看了之后“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各种弦外之响,言外之味交给自己回头细细体会。张杨导演作品《冈仁波齐》这是中国古代绘画传统中最朴素的核心思想:留白和意境。但在当代的影像和艺术上却很少去提及,正如张杨导演在论坛上所说:“电影的概念都来自西方,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没有中国电影,中国美学这一说。”但全世界的电影评价体系真的无视这一种美学风格的存在吗?我打一个深深的问号。就从戛纳对日本风格为代表的喜好就可以看出,小津也好是枝裕和也好,似乎只要把这个美学基调发挥到极致,就可以满足全世界对“东方美学”的想象。与我个人审美经验而言,如果说去年华时代全球短片节最让人惊讶的就是出现了这么几部带有强烈中国美学色彩的作品,我的惊讶之处在于,第一,这样的非主流影像表现手法居然在当下有人传承;第二,传承他们的居然是在一群海外留学生?!《浮生一日》,用及其克制的手法几乎没有对白的讲述了儿童眼中面对生死和成人视角的差别,有很多隐喻通过意象表达,用导演王林自己接受采访时的话说:“我就是希望观众不要一下子直白的看懂,而是能感受到弦外之音。”《浮生一日》海报《逝》,通过演员简单对白和简单的矛盾事件表达华人父母在西方社会面失独的生离死别,不用说太多,一个“戒指”是否烧掉就可以看出父母和儿女,夫妻之间隐秘微妙的人物关系。《逝》剧照《折枝》,用中国传统水彩的方式讲述被禁锢的封建社会女性如何突破自己冲破枷锁,作者曾经因为这个动画中究竟是用”仙鹤“还是”白鹭“表达意象和外籍大学教授争执不休,最后这个作品入围了学生奥斯卡,而你也可以在画面中看到很多《大闹天空》中主人公飞出镜外的大胆想象。《折枝》剧照这又让我想起了当初为什么执意邀请徐冰老师做华时代全球短片节的艺术顾问?在登门造访徐冰老师之前,我通读了徐冰老师的自传——《我的真文字》,其中有一段话特别吸引我,以至于我划了好几遍也背了好几遍,甚至在很多的对外介绍PPT中都引用这段话(如下)“每个艺术家把自己特殊的部分通过作品带入文化节,价值取决于你带入的东西是否优质,大于文化节现有思想范围的,对人有启发的,而作为每一个不得不接受天生性格和成长背景的人,我们有什么呢?靠什么创作呢?”这是徐冰老师在书中提出的问题,我想答案是我们最熟悉的土生土长的这片土地吧,而这些具有中国风格的影像创作为什么如此大批量得出现在海外留学生青年导演的作品中,我想可能是因为“土地”切换了,那些原本埋藏在个体中的潜意识在切换了生存环境的挤压中冲破了集体无意识,跌跌撞撞,义愤填膺,成为了他们渴望向全世界传达的情感。以上是7月22日活动海报从艺术创作的态度上,徐老师也足以称得上全球华人青年学子们的楷模。有一次和徐冰老师说起贝聿铭,徐老师说:“贝聿铭这个人非常会工作,好多作品都是80多岁之后他每天去事务所工作3小时以上做出来的。”我能从徐老师的言下之意听出他对贝老这种矍铄的工作状态的佩服。2005年《万象》美国华人作者恺蒂写一篇造访徐冰纽约工作室的学者散文“我这个人,生活和思维、艺术总是搅在一起的,而且创造总是被放在第一位的。我觉得创造这个东西最吸引我,就像是你活着必须把自己放到一个目的里面,而且要设想它最终被完成的样子,和你原本设想的出入有多大。”这是徐老师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采访时说到的,把创造作为一种日常,理应是一个艺术家来最朴素的日常生活,但China绝大部分艺术家都把这件事当作一种“存在的证明”,相反,徐冰老师从没有把艺术创作看成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儿,并且他认为,“不把自己当回事儿反而是使他从社会现场就是获得源源不断灵感和动力的来源。”本次活动邀请的一位与我同名同姓干着10年前我梦寐以求的职业的媒体朋友的邀请函这就是我个人特别喜欢徐老师的又一个原因,因为我们都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他者”视角。徐老师刚才所说的“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和敏锐洞察”感觉这句话一直是媒体人引以为傲的信条,只是你惊人得发现放眼四周居然还在坚守这一信条的是一位其他领域的年过半百的人,于是你会发现媒体人只是一个身份而已,艺术家也是,导演也是。比如我热爱媒体,一心想成为一个媒体人,但后来当我发现媒体人想要达成的社会理想在这个时代需要通过别的方式去实现的时候,便不用再拘泥于“职业身份”,而是你所做的事情本身多大程度也达成了一个过去的媒体机构也达成的社会功能。本着这样一个终极信条反思和拷问自己行为的意义,在这个每天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达成目的的手段和方法在不停得翻新,是否能达成目的的关键更多得取决于勤奋和学习的态度,所以归根结底——关键在于是否有一颗“创造的心”,是否拥有鞭策自己将设想变成现实的毅力。用徐老师的话说,就是“最初的动力就是想看看这个想法做出来了会是什么样子?”——“我不重视艺术形式和流派本身,我重视社会现实给我补充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动力”——嗯,永远抱着创造的目的去生活,这也是我的人生信条。哦耶✌️OPEN开腔,我们一起开腔!查看往期更多精彩内容,请戳下面的关键词:电影影评:音乐人访谈:但是!OPEN写过有关音乐的文章可不仅只有这些!快到我们的碗里来!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36EGLopw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