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憋屈”的地方特色美食,在当地特火,出了本地却鲜有人问津_酥锅_当地人_北京

常言道:食无定味,适口者真。食物的好吃程度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要你觉得喜欢吃,那就是真的好吃,不管别人说它有多难吃。 关于这一点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地方特色美食。我国南北东西幅员辽阔,有多大几十个民族,这就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而这些美食无

常言道:食无定味,适口者真。食物的好吃程度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要你觉得喜欢吃,那就是真的好吃,不管别人说它有多难吃。

关于这一点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地方特色美食。我国南北东西幅员辽阔,有多大几十个民族,这就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而这些美食无一例外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制作而成的,深受当地人喜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相互交流融合,很多都去异求同了,但你会发现总有那么个别的地方美食,怎么都融合不了,它们在当地特火,当地人每天不吃都浑身难受,但是出了本地却无人问津,下面就给大家分享4种“特憋屈”的地方特色美食,看看有没有你喜欢吃的:

北京豆汁

很多京味电视剧都有这样一个情节,地道的老北京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头百姓,最爱的就是早上来到街头买俩焦圈,一碗豆汁儿,配上一碟小咸菜,咂摸咂摸的就吃起来,不时还会和邻座贫上几句,这依然是现在很多老北京人的日常。

但是豆汁儿这个深受四九城上下喜爱的美食,却被外地人称为“洗脚水”,这和首都人民骨子里的傲气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打眼一看还有些滑稽。豆汁儿是北京的特色美食,用绿豆研磨发酵之后再兑水烧开慢煮而成,口感涩中略咸。

每当看到老北京在冬天街边热气腾腾地喝豆汁儿时,都会馋得流口水,心想啥时候自己也能喝一碗首都美食。大量的外地游客来到北京都要喝一碗豆汁,但往往喝一口就吐了,并随口就是一句这不就是“洗脚水”吗,仿佛自己喝过洗脚水一般,但从外地人的反馈来看,豆汁儿确实不受外地人待见,即便它是一身傲气的首都人的美食。

博山酥锅

鲁菜是我国的唯一自发性菜系,其它7大菜系和地方菜系都受鲁菜的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现在鲁菜落寞了,但是大家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家常菜都有鲁菜的影子,因为葱姜蒜等香料爆锅就是鲁菜的发明。

鲁菜主要有四大分支,其中博山是鲁菜的起源地,博山菜也是鲁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山菜有一道名菜——博山酥锅,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穷也酥锅,富也酥锅,没有酥锅不叫过年”,可见酥锅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

它采用的就是鲁菜的特有的烹饪技法——酥,用到的食材多达十几种,堪称“平民版佛跳墙”,最大的特点是食材的摆放采用层层摆放,一种食材放一层如此重复摆放,再经过长达8个小时左右的酥制,让这十几种食材的味道充分融合,有那么一种“九九归一”的感觉。

但是外地人吃过之后对它最大的评价就是:黑乎乎、油腻腻、咸乎乎,没颜值,看他的而样子勾不起一点食欲,因此截止到目前博山酥锅依然只能出现在当地人的餐桌上。

折耳根

也叫鱼腥草,名气不小,尤其是在贵州,几乎人人吃折耳根,各种吃。之前我听说折耳根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期间最爱吃的食物,无形中让鱼腥草有了些励志的味道,于是我也整了一点,在北方这东西是真不好找,吃了一次直接吐垃圾桶了,以后再也没有尝试过,典型的臭鱼腥味,怪不得它叫鱼腥草。

切糕

说实话这个食物我个人觉得挺不错,它也曾经风靡全国,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现在在外地已经很难看到卖切糕的摊位了,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No zuo No die。

大家还知道哪些在当地非常受欢迎,但是来到外地却无人问津的地方美食,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4种“憋屈”的地方特色美食,在当地特火,出了本地却鲜有人问津!我是谭小厨子,每天分享地方美食、美食教程、触犯小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Eroxambw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