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杆挥重原来,合适的球杆挥重能让你多打远39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每个人的球包里都会有一支自己无比钟爱的球杆,它不关乎新旧与品牌。你用它打了很多好球,只要在场下拿上它就会觉得信心满满。有时你嫌它年份太久需要更换,尝试了很多款式,哪怕是同一品牌的新款球杆,却得不到你要的感觉,最后
原标题:原来,合适的球杆挥重能让你多打远39码!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呢?每个人的球包里都会有一支自己无比钟爱的球杆,它不关乎新旧与品牌。你用它打了很多好球,只要在场下拿上它就会觉得信心满满。有时你嫌它年份太久需要更换,尝试了很多款式,哪怕是同一品牌的新款球杆,却得不到你要的感觉,最后你还是乖乖把它放在包里。所以,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你都应该知道一支适合你的球杆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你互相吻合的,而球杆的挥重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今天想要给大家解答的便是:挥重如何影响你的击球?来不及看文章的球友,也可以直接点击音频听我的个人总结哦。挥重的定义简单的说,挥重就是你挥杆时你能感觉到的杆头的重量。更严格的说,它是一个支点,当球杆架在这个支点上时,球杆的两头是平衡的。工坊都会有一个测量挥重的工具叫做挥重称,挥重的表示用的是由数字和字母的集合码,范围从最轻的A0到最重的G10。大多数男子球杆的挥重会在D0-D2之间,女子的则在C5-C7之间。如果你想从D0的挥重改变成D1,在杆头加重2克就能做到。需要论证1.挥重会影响到挥杆速度和出球速度。2.挥重会影响起飞角度和倒旋。3.挥重影响距离。4.挥重影响准确性。5.挥重影响你的挥杆方式。6.我们不能感受到挥重的变化。7.强壮的球手需要更重的挥重。如何测试本次测试我们召集了6位测试者,他们的挥杆速度不一,差点在0-15。让他们同样都使用6号铁,每位选手在四种不同的挥重(D0、D3、D6、D9)的球杆上进行五次击球,所以的测试数据都由trackman记录。测试结果挥重会影响到挥杆速度和出球速度在过去的测试中,比如对杆身重量的研究,我们对“越轻越快”的理论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结果。然而,在挥重的测试过程中,这种重量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就比较清晰了。我们测试的6名测试者中,有5名由于挥重的变重而导致挥杆速度的下降。这六名测试者平均速度下降了2.75mph。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降幅,尤其是对于铁杆来说。更突出的是有一位测试者的挥杆速度下降了近5mph。有趣的是,我们并不清楚挥重和球速之间的关系。6名测试者有5名在从D0到D9的过程中损失了球速,平均损耗约有2.2mph,然而,有2位选手在D0以上挥杆时达到了最高球速——一名在D6,一名在D9。测试数据由pluggedingolf提供这是怎么做到的?他们靠的是击球因素(击球甜蜜度:球杆的速度转移成球速度的效率)。6名测试者中4名测试者在挥重最重时击球甜蜜度最高。简单的说,在相同的挥杆速度下,更重的杆头能创造出更快的球速,这也是为何你会看到许多制造商在加重他们的挥重。挥重会影响起飞角度和倒旋挥重对球的起飞角度和倒旋也有所影响,即使没有像对球速那样显著。随着挥重的增减,起飞角度都有2度或者更少的变化,倒旋也会在400RPM的范围内变化。但这个影响似乎纯粹是个人因素。三名测试人员在D0处起飞角度最高,但其他三名测试人员在D6或D9处的起飞角度最高。同样的,4名测试者在D9处的倒旋最低,另外两位测试者在D9处的倒旋最高。挥重影响距离你是否想过,其实想打远只需要在你的球杆上贴几块铅皮就行呢?这是真的。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挥重的变化确实改变他们的中位数距离,最少的增加了7码,最多有39码。但很遗憾,这个简单的方法不是总能奏效。我们的测试中也有人在挥重最轻的情况下打出了最远距离,也有人在挥重最重的情况下打了最远距离。挥重影响准确性毋庸置疑,挥重对准确性的影响非常大。观察测试的中位数准确率,测试者的落点从左至右移动了18码。从各挥重的落地分布图也确实比较混乱,每个测试在准确率高的挥重上也是不一致的。其中一名测试者在D0的命中率最高,两名测试者在D3的命中率最高,另外两名测试者在D6的命中率最高,还有一名测试者在D9的命中率最高。挥重影响你的挥杆方式当发现挥重对速度,距离,准确性的巨大影响时,你也会期待知道挥重的变化对挥杆路径和攻击角度的影响。6名测试者中有4名测试者的挥杆路径偏左,2名测试者挥杆偏右。大部分人的变化都是显著的,平均度数是2度,其中1位出现了惊人的8度。至于攻击角度,你可能会认为较重的杆头会导致更陡的攻击角度,但只有两名测试者表现了这种趋势,其他测试者表现的规律不明显。我们不能感受到挥重的变化这个观点肯定是站不住脚的。虽然从D0到D3仅仅增加了6克的杆头重量,但我们每个测试者都能立马发现。他们不仅是在没有任何提升的情况下感觉到的变化,而且数据显示出来的波动我们也能看出区别。无论是D0到D3还是D6到D9,都会对球杆变现出巨大的影响。力量大的球手需要更重的挥重无论你是从挥杆速度还是身体的强壮程度来衡量力量,这个观点也是不成立的。我们挥杆速度最快的测试者在使用最轻的挥重距离最远,准确度也最高。同样的,身体强壮的测试者也没有在最重挥重的球杆上表现最好。就像我们测试过的其它数据一样,挥重其实是具有个体差异化的参数,不能用简单的经验法则来衡量。结论测试出这么多信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们呢?当确定好杆身重量和长度后,在选择球杆挥重时,我建议还是可以从贴铅皮开始,尝试不同挥重,找到自己最喜欢和最匹配的,这样投入成本也较少。通过挥重的变化去观察球的距离、倒旋、准确度等各个数据的关系,再去权衡决定最适合自己的挥重。*想要了解球杆知识?加入OB的球具群吧!※约你玩转名牌球杆旗舰店※为你解答球杆知识※教你如何避雷,选到合适自己的球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VgRyd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