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鲜何以入巴蜀?_广东_四川_活动

广东金鲳鱼进四川品牌推介活动现场。 推介活动上琳琅满目的广东海鲜大受欢迎。 “广东海鲜,巴适!”8月27日,广东金鲳鱼进四川品牌推介活动在成都举行,面对一大桌川菜手法烹制而成的广东海鲜,品鉴嘉宾竖起了大拇指,一句四川话点评引得现场观众会

广东金鲳鱼进四川品牌推介活动现场。

推介活动上琳琅满目的广东海鲜大受欢迎。

“广东海鲜,巴适!”8月27日,广东金鲳鱼进四川品牌推介活动在成都举行,面对一大桌川菜手法烹制而成的广东海鲜,品鉴嘉宾竖起了大拇指,一句四川话点评引得现场观众会心一笑。

继重庆品牌推介活动后,以金鲳鱼为代表的广东海鲜进入四川也大受欢迎。这背后除了巴蜀人民对鲜味的极致追求外,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功不可没。此次西南之旅,既是对广东挺进深蓝的一次“阅兵”,也是广东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益尝试。

一场场推介活动,让千千万万巴蜀人民聚焦“海上广东”,共品南粤之鲜。渔人常说:“一片海能干很多事。”广东的海,足以冲破万山,奔向全国。

内陆吃海鲜多吗?

川菜与海鲜大有渊源

开屏迎喜金鲳鱼、金缕织梦生蚝、一品百味鳗鱼、朝霞踏云鮸鱼、游龙送福大虾、清欢至简鱼丸……

“没想到广东海鲜能做出这么多可口的川菜!”广东金鲳鱼进四川品牌推介活动上,成都的老饕们看到一大桌琳琅满目的海鲜菜肴,赞叹不已。

不少人有疑问,四川盆地深居内陆,海鲜在这里有市场吗?事实上,川人川菜与海鲜大有渊源。近千年前,四川顶级“吃货”苏轼就对各种海鲜赞不绝口。

在惠州任官时,苏轼有一次携白酒、鲈鱼去见惠州詹太守。詹太守用藿叶鱼招待苏轼,苏轼诗中记载: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被贬儋州后,苏轼又对生蚝大快朵颐,还用幽默的笔触给儿子写信,让他不要告诉北方的士大夫生蚝鲜美好吃,“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四川烹饪协会副秘书长周宁介绍,百余年前,川菜名厨李九如在成都开了一家聚丰园餐馆,光绪三十一年(1905),他在街头用大量的海参鱼翅扎了一个五彩牌坊,立刻轰动全城,成为一道奇异景观。聚丰园的包席订单也纷至沓来,李九如及聚丰园之名声也随之大噪川西。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成为抗战大后方,大批外地官员、富商和各界人士内迁入成都、重庆等地,包括粤菜在内的全国几乎各大菜系的厨师、餐馆特色菜点及其烹饪制法都随之入川。家常海参、海味坛子肉等带有海鲜食材的川菜受到欢迎。

“改革开放后不久,四川餐饮非常繁荣,在科华北路形成了海鲜一条街。”周宁表示,海产品在巴蜀人的饮食中历来都占有一席之地,广东海鲜的到来,意味着川人的口福到了,川厨的机会来了。

在四川省火锅协会执行会长严龙看来,很多广东海鲜和四川火锅有着完美的融合,例如金鲳鱼,下火锅后既吸收了锅内的美味,又保留了鱼肉鲜嫩多汁的口感,令人食之难忘,舌尖留香,“四川省火锅协会将发挥专业力量,推广更多的广东海鲜进入四川火锅,让广东海鲜成为四川人餐桌上的新宠”。

推介活动怎么搞?

现场广东海鲜大受欢迎

如何让更多的巴蜀人民爱上广东海鲜?广东金鲳鱼进四川品牌推介活动怎么搞才有新意?这让广东省农业农村部门颇费了一番心思。

刚刚参加完成都大运会的广东籍运动员通过视频的方式为广东海鲜“打call”!在川粤文化的激情碰撞下,整场推介活动在一阵阵喝彩声中拉开帷幕,现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整个推介活动分为“潮起·寻鲜”“潮生·识鲜”“潮合·品鲜”三个环节。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人介绍,广东海鲜品质优良、味道鲜美、品类丰富、产量巨大。广东将产于南粤深远海的优质鱼虾和预制菜跨越千里带到四川,旨在以渔为媒搭起粤川农业合作新的桥梁,川粤携手创新研发新式川味海鲜菜肴,让广东海鲜的鲜美与川菜的味型独特、一菜一格相融合,为四川人民提供更丰富的美食享受,进一步满足西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川粤情深,鲜动蓉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人表示,四川是水产海鲜调入大省,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广东海鲜,肉质细嫩、味道鲜香,是对四川消费市场的有力补充。此次活动是四川和广东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的切实举措,将以此为新契机和新起点,进一步加强两地政策信息互通,进一步建立常态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农产品物流、商贸企业交流、优势产区对接等各类合作。

此次入川推介,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农国际农业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东远宏水产集团有限公司、汕头市金派食品有限公司、广东省鳇鲸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带来了湛江金鲳鱼、江门鳗鱼、汕头鱼丸、惠州金鮸鱼等一批广东“明星”海产品,并在现场用四川糖画形式展现广东海鲜“嫩”“滑”“弹”“鲜”的特点,吸引大批四川采购商现场交流对接。

粤、川两地名厨共做广东海鲜川味一桌菜,不仅让味道融合,更是让市场融合。深农集团(成都海吉星)与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更是在现场抛问题、谈需求,现场广东海鲜大受欢迎,供销双方在一问一答中达成合作协议。

为何要做推介会?

念好“海洋经”大有意义

为何广东要花大力气在巴蜀推广以金鲳鱼为代表的水产品?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目的就是让市场挺在生产前,打通供销双方流通渠道,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此次推介活动上,广东金鲳鱼展示交易中心(成都)正式揭牌,并同步启动“喊四川人民吃广东海鲜”,同时召开产销对接会,让采购商、供应商自由洽谈深度对接,助力广东海鲜撬动四川市场。

念好“海洋经”大有意义。此次巴蜀之旅,既是对广东挺进深蓝的一次“阅兵”,展现广东“蓝色粮仓”的建设成效,努力回答“海上广东”有什么、“海上广东”卖什么、“海上广东”要什么。同时,也是一次情谊深厚的“山海之约”,是广东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益尝试,有力畅通农产品产销对接,促进省际交流合作。

此外,为进一步探索广东海鲜产品进入巴蜀市场的更多可能性,广东农业农村部门、供应商企业代表还深入成都海吉星批发市场走访调研,详细了解成都水产品市场发展现状以及四川地区市场需求,并与批发市场有关负责人、水产商会代表等交流座谈,就行业发展情况相互沟通,携手共商产业发展大计。

广东强调,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广东是渔业大省,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今年来,广东坚持“疏近用远,生态优先”,充分利用沿海地区优势,全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打开“粤海粮仓”的新“蓝海”,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奋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海上广东”就是要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在大食物观的视域下,建设“蓝色粮仓”,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人表示,“历时三个半月的南海海域海洋伏季休渔期刚刚结束,千帆竞发喜开渔,百舸争流共‘耕海’。接下来,衷心希望正在‘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的广东与正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四川加强合作,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撰文:贺达源 韩安东

摄影:吴秒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0wV5AMKr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