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味儿的记忆,是什么样的?_the_爆竹_灯会

逐渐步入寒冬腊月的时节,过年的脚步也跟着近了。记忆中的年味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是年前和父母一起去集市置办年货,是除夕夜和叔叔伯伯,爷爷奶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和小伙伴们一起放烟花,还是在大年初一穿着新衣服走亲窜户?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这

逐渐步入寒冬腊月的时节,过年的脚步也跟着近了。记忆中的年味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是年前和父母一起去集市置办年货,是除夕夜和叔叔伯伯,爷爷奶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和小伙伴们一起放烟花,还是在大年初一穿着新衣服走亲窜户?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这样的年味儿更像是久远又深刻的记忆,是伴随年龄增长越来越难以割舍的情怀,就像藏在深巷里的好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

也许现在的年味儿确实已经淡了,但它仍是记忆中充满温情的人生体验,而过年回家,依然是永恒的主题。

跨越山水的归途

对于许多游子来说,过年的开始,不是在家里帮父母准备吃食,而是抢回家的车票。参与的人多了,抢票的过程,也自然成了年味儿里的一个环节。

民国时期其实就有“抢票”,但没有像互联网订票那么先进的购票软件,要想买一张回家的车票,只有到窗口去排队。需要排多久呢,在寒风刺骨的冬天,梁实秋就曾形容了当年在窗口排队买火车票的感受:买票的时候,气力稍微虚弱一点的人,就有性命之虞。

真的是用生命在抢票,但这依然阻挡不了游子回家的热情。而即使终于把车票买好了,只是过了过年回家的第一关,并不代表路途上就能舒服安心。

作家程瞻庐就曾生动地描述了火车上人挤人的激烈场面:

“拥挤!拥挤!三等车变成五层楼了!最高一层的搭客,兵士居多,踞坐车顶;其次,高卧两旁搁板上,放行李杂物的搁板;其次,坐椅靠上,三等车间之靠背;其次,坐椅上;最下一层,坐地板上。因为拥挤的缘故,我左脚上的袜带脱了,使一个金鸡独立势,提起左脚,把袜带搭好了,然后踏下,却已失去了原有的立足地;原来我左脚的地盘已被他人占去了。踏在那儿,是人家的脚背;踏在这儿,又是人家的脚背。我懊悔爷娘给我多生了一只脚,以致没有摆处……”

——程瞻庐《火车中》

那情景,我们现在的春运估计都得甘拜下风。

现在的春节七天放假,对民国时期的游子来说,是还不够在路途上奔波的,沈从文回乡走了半个月,冰心则用了九天时间从北京到上海,基本上把现有的交通工具都体验遍了。

鞭炮声里的热闹

爆竹,是过年时最能表达高兴心情的习俗,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情就是燃放爆竹,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来除旧迎新。人人都会从家里涌现出来,在开阔的场地点燃烟花,每个街道,每个角落都会有火光窜上天空,黑夜瞬间如白昼。

调皮的小孩儿也经常会买一大堆爆竹,各色样式的都有,让爆竹声在除夕这一整天响彻不停。梁实秋就在《北平年景》里写道:

孩子们玩花炮是没有腻的。九隆斋的大花盒,七层的九层的,花样翻新,直把孩子看得瞪眼咋舌。冲天炮、二踢脚、太平花、飞天七响、炮打襄阳,还有我们自以为值得骄傲的可与火箭媲美的“旗火”,从除夕到天亮彻夜不绝。

除了爆竹,灯会也是一年的重头戏。吃元宵,逛灯会,猜灯谜,娱乐活动花样繁多。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我国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Solving the lantern riddles" has been a characteristic folk custom for the Lantern Festival since ancient times. Every fifteenth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each household would hang colorful lanterns and light fireworks, and afterwards those who were keen on riddles would write them on pieces of paper, and stick them on the lanterns for people to guess.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提高级)

元宵猜灯谜

古时对元宵节非常重视,唐代有宵禁制度,但到了元宵节皇帝会下令开禁三天,举行盛大的灯会,人们纷纷涌出来,观看焰火和杂耍表演,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宋代更是把灯会延长到五日,成了真正的“狂欢节”。明代灯会进一步从五日延长到十日,灯的花样种类繁多,神话人物,虫鸟鱼兽,家家张灯结彩。

《隋书·音乐志》里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近两万人,戏台有四公里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数万人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

在近代,元宵节也依旧热闹欢乐,景色壮观。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老舍《北京的春节》

记忆深处的味道

要说现代人过年回家,一半可能是为了吃。对除夕的记忆,往往从大清早厨房就没间断过的刀声、水声、锅碗瓢盆声、噼里啪啦炒菜声开始的。包饺子、炸丸子、烧鸡烹鱼,一大家人一起床就忙得不亦乐乎,香喷喷的年夜饭也在此间酝酿,馋嘴的小孩有时候会偷偷跑到厨房,趁大人不注意提前尝一口鲜。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

——冰心《童年的春节》

年夜饭也有很多习俗,吃饭前往往先得祭祖,把一部分菜肴敬献给祖先,进行祭祖仪式,表达慎终追远之意。

对于祭祖,梁实秋在《北平年景》里诙谐地描述过,慎终追远不能说没有,但可能不多,因为大家都忙着上供,拈香,点烛,磕头,紧接着还得撤供,围在一起吃年夜饭,顾不上慎终追远。

忙碌了一天,终于能围坐在饭桌上,一家人也不闲着,各自分享着一年以来的辛酸苦辣,每个人都在滔滔不绝,真正静下心来听的人反倒是没有的。

讲礼的家庭,大人往往还会带着小孩敬酒,先是敬家里的长辈,然后再是平辈,轮番说几句吉祥话,表达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时代变迁,春节代表“年味儿”的许多习俗都渐渐褪去,而有的习俗也被保留下来,甚至得到了新的发展。

但这些或许都不重要。

不管成年后定居何方,真正和故乡长期相处的日子可能只有短短十几载,生于斯,长于斯,故乡田间的小道,门前的溪流,年岁已高的父母,倚门远望的亲人,阔别已久的夫妻,许久未见的孩子,在过年的时候才能重聚,把酒言欢,细说一年的往事,这才是家的意义,这才是记忆里最温馨的年味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2rkWO9Lr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