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东 人 鸡 言 鸡 语 词 典》_广东_食物_一个人

纵观全国,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地域会像广东一样,如此爱吃,甚至聊天吵架也离不开吃。 见面就问“吃咗饭未?”(吃饭了没),道别就说“得闲饮茶!”,教训人就说“你这样是要被煲汤的”,再到广东爸妈的口头禅“生块叉烧好过生你”、“藤条焖猪肉”…… 这些

纵观全国,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地域会像广东一样,如此爱吃,甚至聊天吵架也离不开吃。

见面就问“吃咗饭未?”(吃饭了没),道别就说“得闲饮茶!”,教训人就说“你这样是要被煲汤的”,再到广东爸妈的口头禅“生块叉烧好过生你”、“藤条焖猪肉”……

这些几乎普及到全国的粤地俗语,只不过是广东人口语表达的小小一环。

现实中 粤语与吃喝有关的俗语,更是细致到令人叫绝。

连鸡这一种动物,都能够给你编出一本鸡言鸡语比喻大全,小到时节变迁大到人生哲学,全都可以套用。

接下来,且看广东人表演:

广东人对鸡的爱

在日常是这么体现的

广东人极爱吃鸡,有多少法子烹调鸡,就有更多的句子去形容鸡,也能借着鸡的百态,套用到市井民生之中。

例如形容一个人的状态,就有这么多个鸡 ——

腾鸡(形容人慌慌张张)、弱鸡(形容人很怂)、枨鸡(形容人愤怒)、偷鸡(形容人偷懒)、落汤鸡(形容全身湿透)、小学鸡(形容幼稚)、静鸡鸡(形容人很安静)、发瘟鸡(形容人发疯)、鸡手鸭脚(形容人手忙脚乱)……

真•落汤鸡??

其中有一句叫“ 死鸡撑饭盖”尤其精妙,这是形容人在明知理亏的情况下依然嘴倔,强行挽尊的表现。

之所以有这么个形容,是因为活鸡现宰后放到锅里蒸煮时,鸡脚的筋骨会由软变硬,从而顶起了锅盖,像是对定局伸出不服输的一脚。这种细节,也是广东人在丰富的烹鸡经验中观察所得。

广东人的世界观里

充满了这些鸡言鸡语

形容人与人之间无效沟通,会说“ 简直是鸡同鸭讲”,被别人坑害了,就说“ 他搞到我鸡毛鸭血”; 形容人说话滔滔不绝,就会说“ 鸡啄唔断 ”(指说话或聊天像小鸡啄食般不间断) ……

广东人用鸡造句的精妙之处,还表现在这句“一鸡死一鸡鸣”,用一种诗意的翻译就是“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是面对时代更迭所发出的概叹。

当然,还有一些对鸡的用法,已经很难追溯形成的原因。

例如吹鸡是组织或号召的意思; 执死鸡是形容捡到便宜; 食死鸡是吃了哑巴亏; 米走鸡就是不要错过便宜捡漏;而 鸡仔媒人就是指多管闲事或随意做媒的人。

它可以是一种货币,当广东人说“ 一蚊鸡”时,指的是一块钱。在粤西地区 (即茂名、高州、湛江等广东西边城市的统称),它是一种交通工具,电动摩托叫“ 电鸡”,三轮摩托就叫“ 三脚鸡”;它甚至可以是一种鱼,老一辈人会用“ 海底鸡”形容黄脚腊等鲷鱼类,大概是指此鱼之鲜美可与鸡比肩。

如果不是广东人经年累月地与鸡共处,对鸡足够熟悉及高度的重视,又怎会发展出这么俏皮生动的“鸡言鸡语”。

广东人琢磨吃喝有多认真?

全在这些点上了

只要你是个人

在广东人嘴里就不是个东西

真的,广东人实在太爱用食物指代人了。

例如单身狗,在粤语里分别用“ 卖剩蔗(卖不掉的干蔗)”代表剩男,用“箩底橙(箩筐最底无人挑选的橙子)”代表剩女; 水鱼指的就是容易被骗的人,而 猪扒则指身材肥胖的女性。

甚至连渣男都有一个十分生动的形容—— 嚼完松(赵完松),意指嚼到嘴里就松口吐掉,是在两性关系里的不负责任。

有一些词,就以画面感取胜。例如 烚熟狗头,形容一个人笑得合不拢嘴, 表情夸张;而 牛皮灯笼就是说理解能力很愚钝的人,可以想象牛皮密不透光,点了灯也亮不起来的画面。

吃喝上的小细节

放大就是人生百态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广东人的陈述方式,也要通过食物去转译。

煮冇米粥,是形容一件事完全没有眉目;而更坏的情况会说“ 倒泻箩蟹”,以一大箩筐的蟹被倾倒泻出的画面,形容事情一发不可收拾,陷入手忙脚落的窘境。

那么相反的情况就会说“掂过碌蔗”! 意指事情发展得相当顺利(因为蔗长得笔直,意指顺顺利利) 。还有 冷手执个热煎堆, 则是说什么都没干,就意外地获得了好处。

负面的人生状态,同样有食物去精简指代:炖冬菇是指被降职;炒鱿鱼则是被辞退(因为鱿鱼炒起来会卷曲,类似于卷铺盖)。而任人鱼肉,在粤语叫 㓥死牛(㓥就是宰的意思), 狗咬狗骨则是指同行或手足之间相残,还有 冬瓜豆腐,指的则是出意外。

就连传达一个人的去世,也能用食物隐晦地表达:他去 卖咸鸭蛋了。

广东人骂人

好像骂了,又好像没骂

在骂人这件事上,广东人用食物作比喻也十分到位。

说一个人做事没有交代,就会说无尾飞蛇; 做事懒惰,积极性低,就会被说死蛇烂鳝;为人粗心就是 大头虾(头大脑子小的意思);总是处于状况外的人,就是 失魂鱼。

而形容一个人做事呆板,摩摩蹭蹭,就有 像一团饭(成旧饭咁)、像吃了一担猪油这样的描述;如果一个人被形容 虾虾霸霸,则是说他为人霸道,爱欺负人 。

而在港产片里最常见的骂人词汇,莫过于 粉肠、 蛋散,这些软扒松散的食物,是类似于孬种的意思。

在周星驰的电影《整蛊专家》里就有一句:“凭你们一条粉肠四件蛋散就想打赢我?”(还有你卤味,相信大家也听过很多次,其实卤味在粤语里和“老母”同音,整句话连起来,是哪句粗话就不用多说啦)。

听了这么多骂人的话,想让我闭嘴的话,就可以说“你食蕉啦!”那个画面感就是让香蕉堵住自己的嘴。

当然也少不了这经典的乌蝇哥表情包:

对食物的高低贵贱

广东人有自己的度量

从广东人对食物的修辞上,也能看到广东人对吃喝食物链的高低之分。

例如饭与粥之间,就分别代表褒贬贵贱,是相对立的两样食物。一句“ 这次吃粥还是吃饭就靠你了”中的 粥与饭分别代表情况的坏与好。 吃啖安乐茶饭——就形容事态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反地,说“ 没啖好吃”,就是日子过得很不好。 有时候也会听到“倒米”这样的说法,就是指被帮倒忙。

那么广东人会用什么形容有值得庆祝的好事呢?

那就是粤菜筵席里很隆重的九大簋,如果说“ 这次吃九大簋!”就是指有很值得高兴的事 (而不是指真的煮了一席九大簋)。差不多用法的,还有“斩料”(去烧味档买烧鹅、烧鸡的意思),意指有好事发生,要去加菜的意思。

还有一样东西,它不是食物,却在吃这件事上担任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承载食物的工具——煲 (砂锅、汤锅)与镬(铁锅)。

广东人实在太爱把煲与镬用在各个方面了。

这个就是镬??

例如倒吊砂煲,就是经济状况已经严峻到掀不开锅了;说这次大镬啦,意旨大事不妙, 一镬熟(一锅熟),就是大家都要遭殃,一镬粥(一锅粥)和一镬泡(一锅泡泡),都有把事情搞到乱七八遭的意思(也有指人做事糊涂,不利落的意思)。

而“ 大家今后同煲同捞”,就是要一起共同进退,一同发财。就连威胁性质的用语也能用上—— 砂煲这么大的拳头你见过吗?

最严重的,莫过于“ 掟煲(丢锅)”,意旨情侣分手,想一想连煮食的工具都可以丢掉,那情节真的是相当严重了。

相对地,一些低廉的食物,也会用于表达情到浓时,例如,形容热恋期的情侣会说“ 有情饮水饱”、“ 咸鱼白菜也好好味”等。

✦ ✦ ✦

广东人终生琢磨吃喝这件事,还悟出了很多人生大道理,例如 奸奸狡狡朝煎晚炒,忠忠直直终归乞食(形容世道的不公); 赢粒糖,输间厂(勿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 讲多无谓,吃多会滞(形容行事要懂得适可而止,滞在广东话里有消化不良的意思)……要罗列起来,可能再多万字都写不完。

还没有算上很多口语直述才形神俱备的句子,因难以一一翻译,只可意会。

可以肯定的是,全因为广东人对吃这件事的专注,才能通过描述食物的寥寥数字,引申出各式各样的 市井文化,人生百态。 这种 “食物社交语言”可谓是广东人独有的、珍贵的粤地文化之一。

我们在理解这些语句的同时,既读懂 粤人独有的幽默内涵,更品味出一种俏皮的生活哲理。

文 - Sun Sun / 编辑 - mmr

表情包来源于网络

感谢RD、彪哥、宇哥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关于广东人的食物语言学,我们还写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V6vnq7y6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