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网红食品能有多奇葩,你想象不到_螺狮_上海_螺蛳

文章转自那一种味道 前几天刷微博,东北姑娘第一次吃折耳根,入嘴第一口就“呕”了,挣扎的表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说起来,有些食物还真是神奇一般的存在。 喜欢的人吃到会两眼放光,不喜欢的人可能连闻到味道都会眼睛流泪,避如蛇蝎。 另外还有一些人

文章转自那一种味道

前几天刷微博,东北姑娘第一次吃折耳根,入嘴第一口就“呕”了,挣扎的表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说起来,有些食物还真是神奇一般的存在。

喜欢的人吃到会两眼放光,不喜欢的人可能连闻到味道都会眼睛流泪,避如蛇蝎。

另外还有一些人,初尝皱眉,连连拒绝,可是特殊的味道却被身体记忆,后面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

坐标魔都上海,一些食物的吃法也是堪称奇葩,从正餐到小吃,花样组合真是前所未闻。

不禁让人怀疑:以fashion著称的上海,连食物的吃法也是一种潮流撒?

01

奇葩正餐:怪到你喜欢

嗦粉届第一大户,那必须得是螺蛳粉。

对于螺蛳粉爱好者来说,一碗“臭”气腾腾的粉,当然是心头雷打不动的至宝。

但是如果还有螺蛳粉的相关组合,浅尝一下也未尝不可?

在上海,螺狮粉系类的怪味吃法可有许多,首推的,就是螺狮粉火锅了。

以螺蛳粉底料入锅底,加入螺狮四宝:主角豆角粗粉、螺肉、酸笋、木耳。

咕噜咕噜煮开后,涮上卤味鸭掌、螺丝肉虾滑、毛肚卷酸笋、炸腐皮等各种配菜,真是一锅绝味!

只是吃完,不止是头发丝,全身上下哪哪都有味,可能得找个安静的地方冷静1小时,才能偷溜回家。

如果说螺蛳粉火锅是臭得大胆,那么螺蛳粉小龙虾和螺蛳粉青团则是臭得小心翼翼了。

每年的暑假,蹦跶的美味小龙虾总会如约登上上海街头巷尾的桌上,蒜蓉味、麻辣味、香辣味,最近几年,多了一种螺狮粉味。

朋友总喜欢几种口味点上几斤,另外打包上螺狮粉小龙虾,回家煮好螺狮粉备着,一个人偷溜着在房间里大口嗦粉,结合上大而q弹螺狮粉味十足的龙虾肉,红彤彤的一大碗,不要太享受!

清明霸屏的清明果,你也能在上海街头碰到螺蛳粉馅的。

青青圆圆的一小团里是浓缩的一大口螺蛳粉,腐皮、木耳、豆角、粉条,还有点睛的酸笋。

浅尝一口,青团表皮独有的糯叽叽口感,艾草香中和掉了螺狮粉的浓郁味道,连螺狮粉本粉都感觉秀气了起来。

除了螺狮粉,上海其实还有一些名字奇奇怪怪、吃起来有滋有味的名菜,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数苍蝇头。

听到名字可能就吓退一帮人,不禁疑惑:不是吧,都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苍蝇可比老鼠屎好不到哪去,也可以吃吗?

其实,苍蝇头是用豆角、肉末、豆豉、这三样食材炒的一道菜,味道偏重口,所谓鲜香麻辣,不过如此,下饭绝好搭配。

说起来,苍蝇头之名来源于一个故事。

原本这道菜就是一寻常的小炒,一天,饭馆老板听到吃饭的客人评价,说这菜里的粒粒豆豉,特别像一个个小小的苍蝇头,于是也就有了这名,还真是起名高手在民间呐!

哆来咪,听起来特别像“哆来咪发唆拉西哆……”没错,这道实际是蟹粉虾仁的菜,名字就是大张旗鼓地碰瓷音符。

据说张曼玉曾经吃过,好奇追问菜的配料组合,大厨介绍以蟹黄、蟹粉、虾仁以1:2:3的比例入菜,不禁让人联想起了音符的”哆来咪“,于是这名也就使用至今。

蟹粉虾仁,选用当季的大闸蟹,以黄金的原材料比例烹制,佐以姜醋。

尝之口感绵密、鲜甜,再配上一份简单的面,拌着吃很合适。

在上海的七宝老街,有一个朴素的传统美食——灌蛋。名字揭示了它的做法,即把特质的馅灌到蛋黄里,且不能把蛋弄散。

灌蛋用到的是鸭蛋,常有切碎的猪肉香菇馅。

制作时,老师傅右手拿着一双筷子取馅料,左手一边不断地把馅杵进蛋黄里,动作不紧不慢,手法奇绝,不是手艺人还真做不了。

煮好的灌蛋,肉馅饱满地像是要裂出来,浇上清清亮亮的淡汤,放入海苔和几片青菜,再撒上几许葱花,一碗诠释了什么叫做浓郁而不油腻,口口满足。

02

小吃甜点:跨圈联动奇葩

魔都的神奇吃法,在小吃上可谓发挥的淋漓尽致。

听起来绝不可能的两种食材也能组合到一起,让人直呼“无法接受”,但奇妙的是吃下去却有一种别样的风味。

首先当然是从冰淇淋说起。

今年的漫漫长夏,酷热难当,上海冰淇淋届为大放“异”彩,也是拼出了奇葩。

常常没有胃口点一份葱油拌面,也常常流连冰柜挖冰淇淋,可是葱油拌面加冰淇淋的组合,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上海的这款葱油拌面冰淇淋并没有想象中葱油的油腻。

奶白色的冰淇淋底,撒上了油炸过的香葱,点缀着掰碎的干脆面,一口下去,甜甜的奶油感中透着一丝葱油的清香,咸味并不突兀,反而过分地神奇。

香菜冰淇淋“鸡肉卷”,在上海的饭馆里偶然看到这款“奇葩”组合冰淇淋,它其实是中国台湾的一种小吃。

薄薄的饼皮里,铺上一层厚厚的花生碎,挖两团冰淇淋进去,最后加上灵魂香菜卷到一起包好。

冰冰凉凉的口感加上花生碎与香菜独特的气味,属实尝之难忘。

上海甜点系列,也多的是奇葩组合。

有把苦瓜和蛋糕结合到一起的苦瓜蛋糕,外表苦瓜状的慕斯里面,包裹的是清甜的荔枝啫喱,加上柔软的蛋糕馅,入口并没有那么强烈的苦味。

淡淡的涩中透着抹茶的清香,奇葩的并不如名字那样彻底。

腐乳加曲奇烧,上海真真是满足了所有的猎奇人。

酥酥软软的外壳里夹着一层奶油一层腐乳泥,甜咸味融合得刚刚好,让人欲罢不能。

水果加面世界也有奇妙组合,说的就是这款无花果年糕。

黑糯米作为主料团成长卷,外表贴上片片无花果肉,再加上南瓜子仁,画面神似梵高的向日葵,让人看了有点不忍下嘴。

刚出锅的无花果年糕,热乎乎的,口感黏糯,又兼有水果及坚果的风味,组合得刚刚好。

上海甜品届猎奇者很多,传统美味当然也是少不了。

梨糖膏,也是上海的一种老字号特产,用雪梨或者白鸭梨去皮榨汁,加入杏仁、川贝等多味中药。

秋季,正是梨子上市的季节,来一块梨糖膏与家人朋友分食,止咳润肺,有功效也有好味道。

细数魔都上海这些美食,名称组合虽也千奇百怪,却都取自各食材优点入味。

像是无声体现着这莫大的上海包容百态之心,与不断踏破边界尝试创新的态度。

既然食物敢于以这样的面貌呈现,为什么不去尝一尝呢?

借用汪增祺先生的话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KejDdm.html

(0)

相关推荐